第35部分 (第1/4页)

如一朵奇异的花

又似巫师的咒语

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蔓延

在你貌似温柔的声音里

我突然找不到自己

我开始语无伦次

有一种痛无声抗议

今夜的灯光从来没有过的迷离

你玫瑰花一样的笑脸

连同我栀子花一样的心愿

跌落窗外深不可测的夜”

我和邓老师相识缘于首届农民工诗歌大赛。

那天在报纸上看到“农民工诗歌大赛”的消息,我表面上很平静,内心里却还是忍不住激动。这可是首届农民工诗歌大赛啊!获奖不获奖无所谓,重在参与啊!我很快从自己以前的诗歌中挑选了两首从邮局寄到《星星诗刊》编辑部——农民工诗歌大赛的主办单位之一。

有了好事当然不能忘记朋友。后来在校园里遇到那个同我一样爱好诗歌的外聘员工晓蓉,我连忙把这个喜讯告诉了晓蓉,晓蓉也很兴奋。

当天晚上晓蓉就带了她的朋友邓老师一起到我单位来,说是确定一下这个消息,再帮晓蓉参考一下诗歌。晓蓉竟然有这样的朋友!我原来都不知道!邓老师年纪和我们差不多,长得娇小玲珑,很甜美的模样。只是脸上几个大大的黑痣有点刺眼。当晓蓉介绍说,邓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正式老师,也爱好文学时,我更是羡慕晓蓉。我想起前几天的事。因为看到我在《星星诗刊》的投稿,《工人日报》的一位记者打电话来要采访我。也许是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我有些措手不及,再加上当时我们领导在,我不方便长时间听私人电话,所以,我匆匆地放下电话,让那位记者稍后再联系。后来,我一直等那位记者的电话,那位记者却再也没有打电话过来。也许,他以为我这个人在摆谱吧!可以说,我就这样轻易地失去了一个对我出书也许很有利的机会。我想:这次我一定要把握机会,不能再犹豫。于是,我主动和邓老师攀谈,还调皮地笑道:“邓老师,你不能光帮晓蓉哦,我也是一个清洁工哦!”后来知道邓老师也喜欢武术时,我更是心花怒放,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邓老师认真地问我现在还在练武术没有,腿还拿不拿得起来。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邓老师欣喜地说可以安排我在庆祝元旦的晚会上表演节目。真的有这样的机会吗?我跃跃欲试,并在心里暗暗制定锻炼计划,希望到时候可以表演得更好!晓蓉也为我高兴。只是,我不知道到时候领导会不会放人!邓老师笑道:“只要你愿意就行!你的领导我来帮你搞定。”我们一起在网上浏览我的诗歌《我也假装没有看见你》。邓老师说我的诗歌和晓蓉的诗歌是两种风格。邓老师说,她喜欢我诗中的那句“我微笑的眼睛瞬间暗淡/又瞬间灿烂”。后来,我们谈孩子、孩子的教育。因为邓老师和晓蓉都是单身母亲,所以,她们之间有更多的话题。邓老师和晓蓉把培养孩子作为人生的梦想,而且,是想把孩子培养成像孟子那样的思想家哦!呵呵,我可没有这样的野心哦!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快乐!我们三个女子开心地交谈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我下班的时间。告别时,我问邓老师要了她的电话号码。

邓老师和晓蓉走后,我突然想起我的那句:“也有人叫我老师”太冒失了,不知道邓老师会不会介意,我们能不能做朋友?我当即给邓老师发短信,生怕自己错过一位良师益友!当邓老师回复说我们已经是朋友了,我才安心了。

通过电子邮件,邓老师的老师王老师——一家报社的编辑老师,帮我修改了《我也假装没有看见你》。这是我第一次接受别人对我诗歌的修改。因为王老师对我诗歌的修改让我感觉还满意,而不是想象中的面目全非。即使这样,我还是有困惑。难道诗歌必须押韵吗?不是说新诗比较自由吗?我盼望和王老师见面!我希望在文学上有所进步,真的!

几天之后的一个星期六,应邓老师的邀请,我和晓蓉到邓老师家参加聚会。邓老师的家没有我想象中的富丽堂皇,但墙角都是画,很有艺术氛围。我终于见到了王老师。王老师是文学老前辈了,给我的感觉很和蔼可亲。我有些拘谨地向王老师表达我的困惑,王老师还在沉思,邓老师就在一边发表意见:“云飞,你看,你诗歌的结尾是‘一束超越身份和地位的光环/在你我之间悄然传递’,而王老师修改的是‘一束超越身份和地位的光环/在你我之间悄然展现’。我觉得王老师修改得好。不仅是押韵,更是因为光环的传递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而不是别人的想法。”邓老师的最后一句话声音特别高,几乎是在吼叫,完全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