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春风很柔,河面上只泛起了细细的波,船只划过水面,就像是在镜子上留下了一条淡淡的痕迹。玉水河上的船只不多,胜兰顺着河流极目望去,也只看到三三两两的几艘,缓缓的飘着。

这个年代的乡下船只依旧是老式的木船,它没有动力,全靠人力行驶,速度非常的慢,晃晃悠悠的摇啊摇,行驶了大半天才到了大运河,到了运河码头后,胜兰三人就下了船,准备换乘大船去苏州。

大运河的河面比玉水河宽敞了许多,也繁华了许多,河水不再清澈,带着点浑浊的黄色。河上有不少船只来来往往,客船也多,南来北往通往各个城市的都有。这里的客船是铁船,已经配上了马达,大烟筒呼呼的喷着烟气,应该是蒸汽机车吧!看着速度还挺快,每一艘靠近码头时,都会拉响尖锐的汽笛。

三人在码头上打听了一会,才知道通往苏州的客船改了时间,原本是旁晚发船的,现在改成早上了,而且三天才有一班。而不巧的是,他们到的时候,刚好有一班船已经走了,要去的话只能等三天后的下一班船。

“三天,太久了吧!”胜兰一听就觉得很郁闷,要她在码头上等三天,时间太长了,万一武兆铭这时候已经发现她不在了,派人追来怎么办?她此时离玉阳只有半天的水路啊!很容易就被追上了,正烦恼间,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上前和他们搭话,说自己家有货船要去苏州,因为这一趟没装什么货,船空的很,想顺路带几个客赚点钱,价钱只收客船的一半,包送到苏州码头。

正文 第六十七章 贼船

那女人样貌平常,穿了一身当地普通妇女常穿的靛蓝色土布衣衫,用青帕包着头,眼里虽然透着几分精明,却掩不住蜡黄的脸色和疲惫的神情,她再三强调自家的船是跑货的船,自己是正经的跑船人,实在是没赚到钱不得已才想偷偷带几个客。

胜兰闻言有些心动,可毕竟坐黑船不太安全,她犹豫再三,禁不住那女人游说,决定先去看看情况。

女人家的货船就停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船虽然不大,却也是蒸汽动力的铁船,大约十米长三四米宽的样子,因为是货船,不像客船那样有宽敞明亮的客舱可以供人休息居住。甲板上的建筑很小很矮,除去船长室厨房什么的,只剩下两个木板隔的小房间能住人,虽然空间狭小了点,但是收拾的整洁干净,半旧的被褥一尘不染,看着就很舒心。

看过了上面后,方汶天又主动下去船舱底部看了看,看完上来说下面堆了些粮食土产,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船上的人只有女子和他丈夫,以及一个二十岁左右的船员,据介绍是女子的侄子,在船上帮忙搬货的。

女子的丈夫也是三十多岁的样子,长的五短身材,国字脸,淡眉细眼,穿着洗的发白的灰色短卦和黑色带补丁的土布裤子,脸上有许多皱纹,笑起来憨憨的,不怎么会说话。见胜兰他们上船查看,只会拿着旱烟袋低头跟在他们身后,笨嘴笨舌,点头哈腰一副普通小老百姓的做派。

那个船员也是地道的农民长相,个头不高,比方汶天矮了小半个头,体型精瘦,面孔晒的黑黑的,看起来沉默寡言,像是常年在河道上跑运输的人。

胜兰三人将船只上上下下的看了一遍后,彼此心里都还算满意,那女子见他们有意向,又喋喋不休的介绍了许多,说自己这船原是运了苏州的丝绸北上的,常年在运河上行走。这次交了货后本是要带点货物回苏州贩卖的,可一直往来的铺子掌柜出了事,没有按时交货,他们苏州家中又有事情,只好匆匆收购了点粮食土产就返回。

因为少运了许多货物,所以这一次他们几乎没赚到什么钱,为贴补家里,就临时想到顺路带几个客人。

胜兰虽然很动心,可是坐黑船实在危险太大,在她前世的文明社会里,都经常有坐黑车黑船出事的消息,更别说在这混乱的民国了,可是要在原地等三天的话,她又着实等不了,正犹豫间,一对摇着小木船过路的老渔民夫妻笑着和女子打招呼:“仲大嫂子,又路过咱码头了啊,这次跑船赚了不少吧!”

“哪有啊!这一次姚掌柜出了事,没按时交货,可把咱家害惨了。”女子叹口气道:“不瞒婶子说,咱家这船买的时候是借了债的,这每一趟赚的钱,大部分都还债了,小部分还要养活两个娃娃和一个病怏怏的老娘,是一个铜板也存不下来的,这一次放空船回苏州,连下个月的饭钱都没得喽!”

那女子说罢眼泪就下来了,掏出块皱巴巴的灰布帕子擦了擦哽咽着道:“婶子你是不知道,咱家这船看着好跑的快,可当初是砸锅卖铁又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