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还是子体担任的,东三省还抽不出这么多合适的人来。

好在两个多月的时间,东三省政府方面经过改革后,效率、廉洁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所以加入政务工作的子体可以退了下来,转入占领区进行工作。否则,姬庆也没那么做子体派出去。

当然,他只要有资源,就可以造成无数的子体智能机器人。但是,这不符合姬庆的想法,在他看来,每一个子体都是非常重要的,值得培养的,他更看重有了各种经历获得丰富经验的子体,而不是大量的做单一工作的机器人。所以,姬庆在这个时空造就的子体,总共也才十万人。目前来看,足够了。

东三省这边也不能放松了,虽然很多族子体退了下来,但是姬庆也在三省建立了监察部,由子体担任,不时的对三省官员进行检查。就如一把利剑悬挂在三省官员头上一样,时刻提醒他们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官员自律?!无论是过去,还是在姬庆那个时空,即使相对不错的新加坡,那也只是幻想。没有规则约束,人的堕落、腐化速度那是无法想象的。

东北与苏联之家的战争,对于三省的百姓来说没有一点儿影响。因为姬庆的子体部队,各方面需求包括弹药,并不需要百姓来负担一切。反击苏军以及之后的东北军调动,人员安排工作等等,赶走日本人后非常富裕的三省财政也是负担的起的,一切并没有问题。

不仅如此,百姓们还因为战争的胜利,获得了很多好处。比如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更高的政府粮食收购价格,比如更好的税赋政策等等。可以说,对于战胜一方的人们,战争就是一种幸福。而且,随着战争的进行,这种福利还会扩散到全国,更多的人们会获得战争的红利和好处。现在,这只是个开始。

姬庆的子体部队,除了一小部分防范日、美可能的不友好动作外,大部分都开到了前线,也就是贝加尔湖畔。未来不久,他会在这里等待着苏联人的进攻,然后,继续打过去,一直向西,前进。

话说苏联在对华宣战后,全国动员了起来。无数的粮食等物资汇集起来,超过百万的部队向着乌拉尔山方向集结。之后,按照部署,这些部队会组成一个个军团,通过铁路进入西伯利亚,向着贝加尔湖方向开进,与姬庆死战。

因为这个时期,斯大林还没有开始大清洗,所以苏联还拥有着无数的精英,军队方面更是如此。不过,这些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不会为此而感激姬庆的,如果有可能,他们会一手镰刀,一手铁锤,把姬庆这个国家的敌人,彻底的粉碎掉。

姬庆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他等不及了,未来本身就是不确定的,谁知道还会有什么变化,与其靠着未来的不确定性,还不如把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他借着收回苏联在东三省特权之机,让苏联主动跳出来,他借此反击,并且出兵苏联,夺回失去的土地。

至于会有多少苏联人因此死掉、倒霉,这都不关他的事情,一切为了国家的利益,任何时候,国家的利益都是第一位的。心疼敌人,那是没事儿找抽,吃饱了饭撑的,毫无价值的伪善嘴脸。

相对于三省,乃至国内百姓们的平静生活,苏联百姓们的生活就不那么好了。

斯大林时代,工商业不用说了,全是国家集体所有。虽然领导干部可以吃国家的、拿国家的、坐国家的,但是百姓们想要干点儿私活,那就是犯罪,走资本主义路线,割社会主义尾巴。惩罚,某些时候比之死亡更加的惨烈。

农业方面,联推行的农业集体化政策。这个政策的优点,就是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时间一到,把粮食取走。姬庆那个时空,德军占领苏联一部分土地的时候,除了农业集体化政策外,苏联所有的政策都废除了。这是因为希…特勒觉得这个农业政策太好了,完全解决了德军的后顾之忧,而且还会有稳定的粮食来源,真是太棒了。

这个时期,苏联的农民都是很难吃饱的,未来乌克兰大饥荒后,更是因为农业集体化政策,饿死了无数人。

现在这些还没有发生,但是因为战争的开始,对于粮食的巨大需求,让苏联的农民再次受了一次剥削。可能,他们未来都不知道可以吃些什么。虽然斯大林高呼打败东方猪尾巴就可以获得一切,大家的生活会更好。但是,在远东几十万部队被灭掉,失去了贝加尔湖以东所有的土地的时候,这个忽悠还好使么?!

看似和平的苏联,其实处处隐藏着危机。虽然靠着各种高压政策压住了一切。但是,外力突入进来的时候,苏联再次败北的时候,这些危机就会全部爆发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