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显然我的话击中了皇帝的软肋,他的眸光渐渐地散了开去,我们俩就保持着这样的姿势。我望着他。他地目光却没有焦点。不知何时,皇帝的声音幽幽地响了起来:“湘儿,皇祖母逝去后,朕也觉着骤然间失去了依托……”皇帝微微抬起脸,“朕是跟在皇祖母身边长大的,从小,就和母后不怎么亲近。朕知道,皇祖母和母后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虽然。父皇的妃嫔众多,但是因为只有朕一个皇子,即便皇祖母再如何不喜欢母后,都只能让朕登上帝位。所以,朕刚出生。皇祖母就将朕抱去了钦安殿养育。”

“小时候,朕不明白为何自己不能一直跟在母后身边。甚至要见母后一面,都是很难的事。为此,朕曾经憎恨过皇祖母,尽管皇祖母一直对朕疼爱有加,可是,有哪个孩子不希冀母爱呢?直到朕渐渐地长大,朕才慢慢地发现,皇祖母只是执意由她亲自养育朕,而并没有阻止母后见朕。朕之所以总是见不到母后,是因为母后几乎从不主动要求来看望朕…………无论是朕醒着或睡着、好着或病着……”

“起初,朕并不明白是为什么。后来,朕发觉,除了母后之外,父皇地妃嫔不是这个死了、就是那个病了,尤其是当父皇不再选秀之后,他的妃嫔数量更是逐年急剧地减少下去,直到只剩下包括母后在内的五、六人。这时,父皇驾崩了,一纸遗诏,更是让除了母后之外所有活着地妃嫔殉葬。大殓之后,母后来看朕,朕在母后脸上,看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容光,朕的心里,才隐隐明白了什么。”

“父皇驾崩之前,病了好几年,那几年中,因为父皇的身体原因,一直由母后协理朝政。而虽然在父皇驾崩之前,朕就被立为太子,但是,在父皇驾崩之后,母后却借口朕从来没有真正地接触过政务,希望朕暂缓登基。假如没有皇祖母,恐怕即便朕登基了,也会是个空头皇帝……是在那个时候,朕发现,原来母后是那么的热衷于权势,为了权势,甚至连亲生的儿子都可以不顾。而也是在那个时候,朕才真正见识到,这世间,竟然存在着会和自己唯一的儿子争权夺利的母亲!”

说到这里,皇帝地眼中波光闪动,我悄然握紧了皇帝的手。皇帝的眸光终于凝聚起来,低头望了我一眼。

我相信,皇帝是第一次对人说起这些;然而,我也相信,皇帝心中明白,在这宫里,再没有人能比我更清楚这些话背后的含义。因为,我握着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

也许,这个秘密皇帝早已有所怀疑,我也不准备藏在心里一辈子,但是,我会选择一个最恰当地时机说出来,用来印证皇帝的疑心,将他彻底拉到我地身边。

皇帝望我的那一眼,有着些许的莫测高深,令我思索此刻究竟是不是一个恰当的时机?思忖片刻,我决定继续保持缄默,因为此刻的我,并没有确实的证据。在皇帝愿意相信我的时候,一切都好;然而,假如有一天,太后和皇帝母子连心了,那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的我,是否会被认为挑拨太后和皇帝的母子关系,而替自己惹来弥天大祸?

这是我手中握有的最重要的一张底牌,绝不能如此轻易地揭开!

我的双眼蒙上了一层轻盈地雾气,微微颤抖着声音对皇帝道:“谢谢皇上如此信任嫔妾,将这些话说给嫔妾听。嫔妾只想在皇上面前再多说一句…………嫔妾承认,皇祖母刚刚离去那会儿,嫔妾曾经怨尤过皇上对嫔妾的怀疑,然而,如今,嫔妾想说,虽然皇祖母的薨逝确实不是嫔妾造成的,但是,嫔妾却能理解、体谅皇上了。假如皇上降罪于嫔妾,嫔妾再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怨怼。”

第146章、安慰

皇帝凝视着我,沉默半晌,终于说道:“事情已经过去了。”我知道,皇帝这句话相当于一个承诺,他这样说的意思就是,他再也不会用这件事情来寻我的不是。而之后娘亲的死、我的小产,也同样犹如过眼烟云,在时光的风中散尽了。

然而,我同样知道,皇帝这样说的另外一个意思。…………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眼前的事情却一连串地在发现,他问的为什么,我始终没有给予哪怕一个字的回答。只是,我想了又想,恐怕皇帝要的也不是一个回答。他想要的,应该是太皇太后娘娘薨逝之后,他独自面对后宫的权势争斗,所需要的一种安慰。

父皇在世时后宫中发生的血雨腥风,再次降临时,却临界到了自己的头上,任是谁,都不可能轻易承受的。

我道:“皇上,嫔妾浅薄,无法说出什么大道理。嫔妾只是仍旧觉得,皇上需要一个孩子,来稳定后宫、稳定朝堂。虽然安才人死了,但是后宫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