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沼诔晒α耍�滩⒘宋夤�⑸钡袅宋馔醴虿睿�晌���摹按呵镂灏浴敝�弧�

其实他的对手吴王夫差也曾经是一个“生于忧患”的典型,他的父亲被楚国杀死,为了报仇,他每天上朝的时候都命令士兵大声提醒自己:“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吗?”夫差于是大声回答:“虽死不忘!”后来果然击败楚国,称霸一方。但是后来却沉迷于自己所获得的成功,忘记了自己其实仍然身处楚国和越国的夹缝之中,过起了安逸的生活。终于被勾践击败,身死国灭。后来有人将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和项羽在巨鹿之战前破釜沉舟的故事相对照,写成了一幅对联,千古之下,尤令人读来热血沸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小时候家里很穷,上学的时候每顿饭只能喝粥和吃粗面馒头。有一个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有一天看见他又在啃馒头,就走过去对他说:“我这里有一份肉,给你吃吧。”却被范仲淹拒绝了。那个同学很不理解。范仲淹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如果我怕我吃了你的肉,以后吃起馒头来就不那么舒服了。”

类似的故事我在小时候还听说过一个。当时我们乡里有一个考入了清华的学生,这是我们乡有史以来第一次考入清华的。正好我上初中的时候的班主任就是以前他的老师,常常给我讲他的故事。说他在江津中学读书的时候,住校,家里人去看他,他都坚决不让家人给他带好吃的东西,即使有的时候带了一点,他就很快吃完,继续每天按部就班的在食堂吃。据他自己说,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只有相对比较艰苦的生活,才能让自己保持学习的干劲和热情。如果常常吃好的,穿好的,就会使自己成天去想着如何追求生活上的享受,而对每天单调的学习丧失兴趣。

想来,其实范仲淹在拒绝他的同学的好意的时候,也是这个意思吧。唯有每天都吃粗面馒头,才让他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很有价值的事情,能够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现状,取得成功。

第52节:优越生活会让人不思进取

过分优越的生活条件会让人不思进取,过分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会让人忘记自己主要的奋斗目标。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家里比较有钱,为人也十分慷慨,跟我关系也好。于是常常拉我出去玩,比如打游戏、吃吃喝喝之类,全都不用我掏钱。说实话我很感谢他,可是不知不觉中,我也喜欢上了这种生活,慢慢的对艰苦的学习丧失了兴趣。直到后来高三,我才发现问题的严重,于是出去自己租了一间房住,独自学习,周末也不再跟任何人一块出去玩,终于把成绩提了上来。

到了大学以后,我见到一个同学。他家庭条件并不好,生活的艰辛激发了他要通过好好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热情,经过刻苦学习,以他们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周围家里有钱的同学太多,大家知道他家里比较穷,常常出去玩也不让他掏钱、买了电脑之后他想用也没有人说三道四。大家都是好心,但是慢慢的他就满足于这种生活,天天玩游戏上网,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家庭条件,也忘记了自己在高中的时候曾经如何的艰苦奋斗,最后成绩一落千丈,由于多次考试不及格。到了大二期末的时候,竟然累计九门成绩不及格,人送外号“九门提督”。

学校打算开除他,但后来班主任给他求情,最后给他一次机会,下学期必须把这九门全部补上,而且再有一门不及格就要开除。他的父母也到学校来了,母亲当着他还有老师的面就哭起来了,他又受了感动。这才如梦初醒,开始拼了命的学起来。最后这学期所有补考的科目都过关了,最后顺利毕业,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

《老子》曰:“五音使人耳聋,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当然这句话有它更深刻的含义,但是从比较浅的层面来讲,何尝不是在说,对物质上的东西享受多了,人的精神就会钝化,难以向更高的层面发展。希腊著名哲学家伯拉图也曾经说:“我不相信真正的哲学家会喜欢锦衣玉食的生活。”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次在餐馆吃饭之后,只给了侍者十美分小费,而当时的惯例一般是给十五美分,那个侍者很不高兴的说:“我要是有你这么多钱,是决不会吝啬这五美分的。”洛克菲勒笑着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你没有我这么多钱的原因。”我觉得这个故事并不应该仅仅从“勤俭致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