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爱德华怒斥升旗:“异想天开!”

升旗笑容可掬:“我也是躲在这里瞎猜而已。”

“向您请教正经事呢!——没名堂的话,少说。”

“有名堂,没名堂,等着瞧吧。”

“等多久?”

“爱德华大班您能等多久,他就能撑多久。直撑到水落石出那一天。”

“等着瞧吧。英国人可不像你们日本人,别的没有,有的是耐性。”

升旗一哂,搭下眼皮,咕哝出一句日语:“只听说东方人有耐性,首推中国,次数敝国。”

爱德华听不懂:“你咕哝哪国语啊?”

升旗仍用英语:“老僧入定,胡诌一句咒语而已。”

“还要撑到几时?”拍卖会后,李果果在民生机器厂正检修的民生轮机舱中,对卢作孚说,“小卢先生真的就不怕——撑化了?”

卢作孚:“糖溶于水,盐溶于水,还没听说沉在江底的铁砣砣会溶化于水的。”

“把人急的!”

卢作孚笑望着李果果:“据我所知,生意场中的机会,只有三种:自己找的;对手送的,拿出中国人特有的耐心撑着等到的;由老天爷给的。”

卢作孚转头,对民生机器厂厂长李人说:“爱德华要下决心,看来还要等些时日。人,你是作家,明天我陪你去看一个地方。”

“啥地方?”

卢作孚孩子气地凑近李人耳边:“你知道,在所有的事业中,我最看重的,是……”

李人也像卢作孚那样,凑近卢作孚耳边,接过话头,吐出两个字。

卢作孚惊喜地点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走。”

第二天白天,卢作孚同李人来到北碚运动场。

场内,分几个方阵,整齐地坐着峡局青年们。分别有“峡防局少年义勇队”、“峡防局青年特务一队”、“峡防局青年特务二队”等标志。李果果与文静似乎都当了队长。李人远远地站在圈外,虽然已经进入商圈,他还是难改作家的习惯,总爱冷眼旁观。

卢作孚正在对年轻人说话:“当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忙得不得了的是个人出路。为个人生活和个人地位找出路,不惜用尽个人的能力找亲戚、找朋友、找地方、找……一切帮助。结果呢?我们只看见许多找出路取地位的,少有看见取得地位以后为社会找出路的。因为每个中国人都只提出个人出路问题,不把中国当问题,所以中国大成问题。”

青年们开始有所触动:“有何办法呢,卢先生?”

卢作孚说:“是啊,有何办法呢?今天办事,首先要人办。便要先将人办好了以后,才可以办事。今天以前,人的手艺都是为个人找出路而学的,对于为社会找出路的手艺,一点莫有,所以为社会就要先训练为社会的人。我们常常说,中国人如果能从今天训练出来,中国决不致亡。以占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不特不亡,还有主宰世界的可能。近年有学者推论过:世界上的实力及支配力,有由欧洲转到美洲,又由美洲转到亚洲的趋势。但中国人以前只为自己而不为社会,所以始终毫无办法。所以有一切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是一切问题不能解决,而是人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李果果叫道:“我们该怎么办?”

卢作孚看在眼里,立即转入实在主题:“训练中国人!”

李果果问:“如何训练呢?”

卢作孚一扬手头的报刊:“如何训练?例如向民众传布今天的新消息……”他读出报刊新闻:“日本如何向东北下手,如何图扰中国察东……”

天空,云层上隐隐有飞机声。众青年本能地抬头望去。这一来,卢作孚所说,再无人听。李人冷眼望着卢作孚,要看这位老朋友怎么办。却见卢作孚并不急于维持会场秩序,反倒跟着青年们抬头望去,待大家都回过头来望着他,准备听讲,他还在望天,说:“每天此时,一架飞机,由重庆到成都,从北碚过路,我们何不请这架飞机,天晴时,低飞一匝?头一天,我们便普遍地告诉民众:‘明天请到运动场看飞机,看过后,还有人给你讲飞机。’如此一来,不难促成北碚民众一个开眼界、开心胸的热烈活动。”

李果果咕哝一声:“异想天开。”

卢作孚问:“李果果有何不同政见?”

“小卢先生,飞机从来在北碚天上过路,未必你还有本事喊它踩一脚刹车哟?”

“什么叫本事?本事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卢作孚说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