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代之的是副掌旗使吴劲草。

锐金旗被包围的时候,虽然最后是被天鹰教救下的,但李响也替他们说过话,他们不能不承情。因此李响一到,吴劲草就上前见礼,连道多谢。接着其他四旗的掌旗使也过来见礼,朱元璋、常遇春等人都是五行旗的人,李响也和他们多有合作,只是一直没见过面而已。此时见到,都显得很热情。

众人都是江湖汉子,没那么多繁文缛节,简单的认识了之后就进入议事阶段。杨逍首先同报了目前的状况,明教上下先伤亡惨重,完好无损的十不存一,还能带伤战斗的也只剩下两三成。这也就罢了。只要有时间修整,很快就能恢复元气。但问题是,有人不给他们恢复元气的时间。

六大派虽然走了。可一些小帮小派却趁火打劫,在附近活动的频繁起来。已经探知的就有巨鲸帮、海沙帮、神拳门、三门帮、巫山帮、五凤刀、断魂枪等帮派。当然也不尽是些小帮派,还有个大帮派也做出了趁火打劫的事情,就是早已没落的丐帮。要不是有丐帮组织,这些小帮派人多嘴杂,也不可能统一行动。

一听说这些小帮派也要来攻打光明顶,顿时气的五散人、五行旗等人纷纷叫骂。可叫骂不顶用,如今光明顶上都是一帮残兵败将,要是他们真的打上来。他们还真挡不住。虽然殷天正没受伤,可他一个人能顶什么用?对方人多势众,尤其是丐帮更是以帮中弟子众多著称,豁出去二三百人,就足以将殷天正淹死了。

要说不怕人多的绝顶高手,眼前就有一个,就是李响。可李响毕竟是教外之人,明教的事总让外人帮忙,明教的人还要脸呢!

因此。在确定目前的明教无法抵敌这些小帮派的进攻后,杨逍又提出一个议题,请李响当明教的教主!

估计是杨逍和众人早就沟通过了,此言一出。五散人、五行旗、殷天正、韦一笑竟然全都点头赞同。李响当然不能人家一请就答应,赶忙连连推辞。杨逍等人再三恳请,李响就是不答应。这可不是做样子的三请三辞。而是真的推辞,不论杨逍他们怎么说。就是不答应。

这让杨逍很是纳闷,回头去看殷天正。这个主意不是他出的吗?难道不是他们爷俩商量好的?

殷天正也纳闷了,明明这是李响自己的意思,怎么推辞起来还这么真心实意,难道他改主意了?

既然李响不答应,杨逍等人也是无奈,只好将此事暂且放下。可是明教眼前的劫难该怎么办?虽然李响说了愿意再次出手,可三番两次的让李响帮明教挡灾,明教的人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

一时之间想不出办法,只好从长计议。散会之后,殷天正找到李响,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李响却只是神秘的一笑,让殷天正少安毋躁,此时接任教主之位,还时机未到。殷天正眼珠一转就明白了,大笑着回去了。

李响当教主的事能搁置,可是那些小帮派可不会给他们时间,没几天就打到了光明顶下。还能上阵的明教弟子全都上阵了,艰难的抵挡了敌人的进攻。

这个时候李响自然不能坐视,就要出去帮忙,可却被杨逍等人当了回来,说明教上下宁可全都战死,也不能让外人替他们挡灾了。除非李响愿意当这个教主,再由他出面才是名正言顺。

杨逍他们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如此坚决,显然是殷天正对他们说什么了。李响显得很是“为难”,最后实在不忍心众多好汉无谓的死在汉人的内斗中,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当明教教主。

但他就算要当明教教主,也先和众人约法三章。第一,要行善去恶、行侠仗义,教中兄弟亲爱互助、有如手足,不得互相争斗;第二,要和六大派和平相处,以前的恩恩怨怨一笔勾销,再不得提起。如果六大派主动找麻烦,能避则避,不能避再反击不迟;第三,阳教主遗命,要金毛狮王谢逊暂代教主之位,李响这个教主只是过渡,等迎回谢逊,他就退位让贤。

这三条提出来,第一条第三条还没什么,关键是第二条,明教和六大派的仇恨太深了,几乎是在江湖上遇见了就肯定打个你死我活。几乎每个人都有熟人、兄弟死在六大派手中,现在要他们放下仇恨,确实为难。幸好彭莹玉主掌各路义军,比较明大势、懂大局,替李响劝说众位兄弟,讲了一番冤冤相报何时了的道理,这才让众人勉强点头。而明教众人答应了这三条,李响才正式接任教主。

李响既然是明教教主了,再出手就没有顾忌了。在众多小帮派以为很快就能大功告成之际,李响突然单枪匹马的冲出来,在上千江湖好汉中如入无人之境,轻松的用《生死符》射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