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5页)

4。青黛:青黑色。

5。沓(ta4)峰:重叠的山峰。

6。九道:古代地志说,长江流到浔阳境内,分为九派。

7。谢公:指刘宋谢灵运。

9。琴心三叠:道家修炼的术语,意思是使心神宁静。

10。芙蓉:此处指莲花。

11。玉京:道家说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是作者遇赦后一年,心灰意冷,在游庐山时,看到庐山奇妙的山境,不禁飘飘欲仙,想去求仙学道。诗分四段。此诗从嘲笑孔子奔走求官入手,以浪漫主义手法展开游仙的主题。先以仰视角度写庐山“瀑布相望”、“银河倒挂”、“翠影映月”、“鸟飞不到”雄奇风光。又以俯视角度,写长江“茫茫东去”、“黄云万里”、“九道流雪”的雄伟气势,并以谢灵运故事,抒发浮生若梦,盛事难再,寄隐求仙访道,超脱现实的心情。想象自己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到达向往的自由仙界。全诗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全诗的思想十分复杂,但苦闷压抑之中仍洋溢着壮阔豪迈之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七言古诗

李白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裂缺霹雳,

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解】:

1。瀛洲:神山名。

2。信:果真。

3。拔:超越。

4。赤城:山名。

5。渌水:清澈的流水。

6。谢公屐(ji1):谢灵运喜游山,他特制了一种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前低后高,便于上山;下山时去掉后齿,后低前高,便于下山。

7。殷:震动。

8。水澹澹(dan4):水流泛起波浪的样子。

9。列缺:闪电。

10。訇(hong1)然:巨大的响声。

11。白鹿:仙兽,古神话传说中仙人常骑白鹿游行四方。

12。摧眉:低眉。

【赏析】:

这是一首梦游名山的著名诗篇。发挥奇特想象,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诗的语言自然天成,几乎是脱口而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句杂而有之,加上用韵铿锵有力,极大地深化了丰富了诗的主题,典型地代表着李白豪放浪漫的诗风。《唐宋诗醇》评说:“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悟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此相生,丝毫不乱。”

金陵酒肆留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