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1/4页)

辛波普韦不争气,人家压根就不重视。薛慕阳前来回访,一定程度上是受着屈辱而来。

虽然是礼节性的回访,但毕竟是外交事务,所以在接待方面,要给予对方相应的待遇,副部级前来造访,这红地毯怎么也得铺到大使馆的门口吧?可不知道那天是不是博洽列夫故意所为,竟然没有铺红地毯,这个算是外交史上的最大丑闻了,笔者每次看到这段历史,总要为薛慕阳打抱不平,这个博洽列夫真是够可以的,竟然会出这样的恬不知耻的昏招。

薛慕阳一行五人,三辆车来到了俄驻辛大使馆的门口,由于是礼节性回访,未放置乐队,亦未有升旗仪式,这个大家都能理解,一切从简嘛。薛慕阳下车后,博洽列夫就站在大使馆门口相迎,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个细节,如果你级别低或者同级别,那应该处于理解,主动上前握手,如果你级别高,那你就可以站在那边,等着人家上前主动握手。这个细节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薛慕阳下车的那一刻,博洽列夫就要主动走上前握手了,但现实是:博洽列夫站在原地,等着薛慕阳上前握手。这是一种典型的外交侮辱。

薛慕阳毕竟是学院派人物,不是土莽出身,所以还能忍得住气,薛慕阳身旁的秘书有点看不惯了,在薛慕阳的耳旁轻声说道:“薛副部长,我们就等着那个博洽列夫来握手好了!”薛慕阳淡然一笑道:“没必要跟这种人赌气,”说完,薛慕阳就踏步上前,跟博洽列夫主动握起了手。

“薛副部长,非常不好意思,由于我们的大使回国,这里的工作暂时无人住持,这红地毯也来不及准备,我想你大人有大量,应该不会介意的吧?”博洽列夫这句话说得很有意思,先把自己没有铺设红地毯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而后又为后面埋下了伏笔:我这里工作没人住持,肯定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到时你不要生气。

薛慕阳也不愧是外交专家,很含蓄的说道:“俄国是世界之大国,外交之典范值得我们世人去学习。”这话欲贬先扬,明着我在夸你呢,看你的外交接待工作做得怎么样心知肚明。这话远比博洽列夫嘴中所说的“无人住持”要有水平的多了!

博洽列夫略略一尴尬,苦笑了一下后说道:“薛副部长言重了!”随即便领着辛方团员一起前往俄驻辛大使馆的会议室。俄辛双方相对而坐,职务最高的居中而坐。西多潘撒坐在最左边。(未完待续)

第382章 灵异大事件:异国沦陷战(38)

大家各就其位的坐好后,博洽列夫先是一阵的欢迎词,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说白了,就是诸如“欢迎光临、蓬荜生辉”的客套话,然后薛慕阳答谢,最后薛慕阳就前两天俄方领导访问一事表示辛俄友谊天长地久,并就访问的实际内容,辛方会落实到实处,将访问的成果巩固深化。

大家“寒暄问暖”的结束后,基本上就是介绍一些本国的发展和对对方有关联的一些政策理念,在外交术语中,叫文化展示。说白了,就是显摆自己国家的文化、经济和军事能力会议现场毕竟有各路记者,所以这种显摆是很有必要的,写进报纸杂志中,都会凸显本国文化的影响力。照常理来说,双方各自显摆两句就可以了,随后双方该合影就合影,该碰杯就碰杯,这种礼节性的回访,通常不会持续很长,但那天可能是博洽列夫能够独当一面,比较兴奋(个人感觉有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意思),亦或是他毕竟和《九月行动(计划)》有关联,得知这份计划有泄露,自己心中老大不爽的,所以想趁这次机会侮辱一下辛方,所以说的一些话比较刻薄,特别是下面和薛慕阳的这番对话,非常耐人寻味:

“我最近看了一些有关贵国的经济数据,贵国的经济发展似乎很不理想,时至今日,让人有一种病入膏肓的感觉。”博洽列夫说道:(天啊,这典型的是干涉他国政务哇,而且,就这个外交层面上来否定,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记者们开始都在窃窃私语了,场面一度很尴尬。)

薛慕阳很镇定。微笑着回答道:“请问博洽列夫同志,你这个经济数据是哪里看来的?”

“我国最权威的报刊《经济时报》(编者按:该报刊名称为化名。),薛慕阳同志。你不会连《经济时报》也没听说过吧?”博洽列夫很得意的说道:

“你用贵国的报纸来裁定我国的经济数据,那我是不是能用我国的法律来替代贵国的法律呢!”薛慕阳这话一说。在场除俄方人员的所有人都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博洽列夫心有不甘,接着刁难道:“那贵国持续上扬的失业率怎么解释呢?哦有关失业率的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