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慧娘客气地递上从别家药铺抓的药,“小妇人想麻烦乔大夫帮忙看看,这药有没有问题?”

乔大夫一把抓过那副药,闻了闻,“货真价实。”

“既然货真价实,为什么您的一副药卖一百文钱,别家的药铺卖五十文钱?还望乔大夫赐教。”慧娘虚心求教。

乔大夫忽然一怔,往常有人得知从他这里买了高价药,都会吵闹着要退钱,这小妇人不仅不吵闹,而且还虚心求教。当然,那些吵闹要钱的主,他都不会再给他们看病。“我愿意卖得贵。”他偏不解释,倒要看看这小妇人会说什么。

张王氏听后,想让乔大夫退钱,刚要开口,就被慧娘用眼神制止。

慧娘不仅没恼,反而更加虚心地说:“乔大夫久负盛名,必然有过人之处,小妇人见识浅薄,还望乔大夫能为小妇人解惑。”

乔大夫看到一个小妇人能有如此见识,倒是有些佩服,“好吧,看在你明事理的份上,我提醒你们一句,只有喝我家的药才能治好病,不信你们可以吃别家的药试一试,话已至此,不送。”

人家下了逐客令,慧娘她们也不便再待下去,于是转身离开。

回到家后,慧娘把乔大夫的事说与张程缘听,张程缘便停下手中的活计,洗净手,然后分别闻了闻乔大夫家的药和别家的药,乍一闻没什么不同。再一闻,凭着老头子给他训练的嗅觉,他捕捉到一丝不同,不过那丝不同气味不是来自药材,而是来自包药材用的草纸。

张程缘瞬间明白了乔大夫家药材比别家贵的原因,这草纸经过特殊处理,而且是用几种药材特殊处理过,但他不能辨别出具体的药材。这乔大夫有点意思啊。他决定抽时间去调查调查。“张婶,不要贪便宜,以后一定要从乔大夫的药铺抓药,他家的药值这些钱。”

张婶虽然心中疑惑,但看到东家对着药材闻了又闻,才说出这番话,心想东家必定是对药材有所了解的。于是点点头,说:“东家,俺听你的,只是这副从别家药铺抓的药,俺吃还是不吃呢?”

张程缘沉默了一会,“张婶,你熬中药的时候,包药的纸不要扔,把从别家药铺抓的这副药,倒入那个纸包中,包好,等到把乔大夫家的五副药吃完,你再吃这副药。”

“好咧,听东家的。”张王氏没来由的信任张程缘。

张大牛听到娘亲说东家垫上了药费,心中特别感动,“谢谢东家,大牛以后一定好好干活,以报答东家的恩情。”

慧娘微笑着说:“大牛,只要你好好干活,以后我和夫君会把你们当成家人一样对待。还有,以后我们的产业还会扩大,等将来再招了人来,你就是管事的。”

大牛憨笑着点点头,“大牛一定好好干活,不过,当管事,俺……我干不了啊。”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的道理,不想当管事的伙计不是好伙计。”慧娘坚定地说道。

大牛着急地说:“俺是好伙计,只要到时候东家不嫌弃,俺当管事。”

张王氏欣慰一笑,慧娘和张程缘则相视而笑。

------题外话------

亲们,千万不要养文哦,仔仔坚持每天双更哦

第五十三章 麦收请假

六天后

慧娘的博味卷尖刚刚开始售卖三天,反响不错,一根卷尖五十文,每天售卖六十根,每天都是售卖一空,吃过的人都这么评价:吃上一片,香味浓郁,沁人胃脾。

慧娘自己算了一笔账,每根卷尖的成本是十文钱,每根纯挣四十文,总共可以挣二两银子四百文钱,再加上卖蒸豆腐箱挣的二两银子,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可以挣一百三十八两银子,再给大牛和张婶发工资,还能剩一百三十六两多银子,比恒源杂货铺月收入都多,她越想越高兴。

然而麦收却开始了,大牛低着头不好意思地向慧娘请假:“东家,俺……我家好多地,我们娘俩想告三天假,不知道可不可以?”

好多天没回张家庄了,都忘了要收麦子的事了,慧娘至今还记得夫君说过要一个人把家里的二亩地收割完,正好给自己放几天假。“行,大牛,三天假够不够?不够的话,就五天吧。”

东家这么好说话,不仅没数落他,而且还要多给他几天假,他感动不已,“不用,东家,到时候夜里也干活,三天差不多。”

“别介,大牛,我虽然住镇上,但还是知道收麦子的那些流程的,可不是三天能完事的,先给你五天假,若是遇上连阴天,没法晒麦子,就往后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