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 (第1/4页)

修补补。

总而言之,方元觉得这事很蹊跷,古怪不小。

在方元忖思之时,大宅门之中忽然有人走了出来。那人发现方元等人的身影,脚步自然而然一滞,随即脸上就露出笑容:“叔,你怎么来了?”

“叫谁叔?”方元一呆。

适时,彭总淡笑道:“在村里闲逛,就走到这里了。”

之前就说过了,东村与大树村曾经互为一体,两个村同姓同源,同一个祖宗。很明显,从辈分来说,彭总就是那人的长辈。

当然,那人的年轻也不大,从年龄上,彭总做他的长辈也绰绰有余。

“叔,你是来找阮先生的吧。”那人立时笑道:“不过今天阮先生没来。”

“哦!”彭总点了点头,才想说话,就被包龙图抢先道:“没事,我们进去等他,等他来了再和他商量古树的事情。”

“……行。”那人似乎也知道这事,所以也没有什么怀疑,当下就热情道:“叔,你和朋友进去吧,我先忙去了。”

“好。”彭总顺水推舟,带着方元和包龙图轻易进入宅院之中。

大宅门还没有修缮完成,四处可见工匠在屋檐、梁角、墙壁上工作,每个人都在忙碌,就他们三个闲人在闲逛,却没人阻拦。

“主体框架已经修好了,现在就是在补充一些细节。”

此时,彭总好像大宅院的主人,慢声介绍道:“墙壁镂空,梁角半拱,屋檐雕花,一定要画栋雕梁,尽善尽美……”

“嗯嗯。”方元和包龙图连连点头,他们就是建筑设计师,自然明白这个。

古代的建筑形式,由于时代的限制性,没有钢筋水泥作为骨架,不能向天空延伸,那么只有向地面发展了。占地面积越宽越广越阔,自然越容易说明宅主的身份地位。

不过,古代是封建等级社会,除了高官权贵,帝王将相之类,谁也不敢真的敢圈上几百亩地作为宅院。特别是乡村的地主豪绅,就算有这个胆子,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呀。

这种情况下,对于宅院建筑的细节讲究,就是地主豪绅彰显自己品味的最佳选择了。从大门台阶开始,再到影壁挡风墙,鹅卵石小道,月形拱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处不在讲究精雕细刻,花团锦簇,富丽堂皇……

这些细节之美,也只有在古代建筑才能够欣赏得到了。现在的建筑,讲究所谓的简约美,实际上说白了就是急功近利,单纯为了追求速度,恨不能一天建造几十栋大楼……

反正方元觉得,现代人与古代人相比,对于美的鉴赏追求,至少退步了一百多年。

忽然,包龙图惊疑道:“彭总,你刚才说,这是清末官宦人家的遗址?”

“是啊。”彭总点头道:“村里都是这样传说,有什么不对吗?”。

“也不是不对。”包龙图笑道:“只是觉得,从大宅门的形制和规格来看,那个官宦人家的来头应该不小,应该是三品以上大员。”

“三品大员?”彭总有些惊奇:“不至于吧,我怎么没有这方面的耳闻。”

也难怪彭总惊奇,因为村里如果出了这样的大官,那么绝对值得大书特书,并且在地方志里头有记录,说不定村里祠堂还立碑纪念呢。

然而彭总努力回忆,不要说碑文了,甚至连村里的老人根本没提过这事,自然让他怀疑包龙图的判断。

“彭总,你忘记了,这方面我们是专业。”包龙图自信道:“如果说这是民国时期的宅子,那就有些说不准。毕竟在民国的时候,清廷已经完蛋,就算有地主豪绅违制逾越,把宅子建得跟王府似的,也没有人来找他麻烦。”

“但是清末却不行,哪怕当时朝廷风雨飘摇,但是正统性和合法性还在。一个退休回家的官宦,如果品佚不够,根本没胆子敢建造这种规格的大宅院。”

包龙图轻笑道:“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身份地位,又私下修造这种‘违章建筑’,那简直就是寿星公上吊,纯粹活得不耐烦了。”

“没错。”方元赞同道:“官宦人家,比谁都在意等级规格。因为他们知道犯了禁,那是什么样的下场。”

“大官的住宅?”彭总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对于包龙图和方元的判断,他已经相信了。虽然他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些不足,但是在驭人、用人方面,那可是大行家。他更相信方元和包龙图的专业能力,也知道他们肯定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撒谎欺骗自己。

“是啊,肯定是一方大员。”包龙图确定道:“不过应该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