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藏着卖?”

“对,因为到鬼市买东西的大都是冲着捡便宜来的。”

“这跟藏着卖有啥关系?再说再便宜也得讲究个成本核算呀?”

“不是非得真便宜,但必须让买东西的觉着便宜。也就是说,你得说这东西是没花本钱来的,卖个仨瓜俩枣的就得。”

“那我不就亏本了吗?”

“谁让你亏本呀,价钱还不是由你掌握。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你就看着忽悠呗。如今这人大都是认假不认真,一听你是没花本钱来的,他自然就认为能在你这里捡到便宜了。”

“可我自己说没花本钱,人家能相信吗?”

“你这么一摆就是好几十双人家当然不会信了。你得把鞋藏起来,前面就摆三两双。等卖出去了再偷偷的拿出三两双。要不咋说是藏着卖呢。”

“可就算摆三两双,也照样有本钱呀?”

“你就不会说是偷的或是捡的?”

“哪……”

“那啥那?整个鬼市上的生意都是这么做的。这叫到啥山上唱什么歌,懂不?”

经过三**叔的点拨,使我们夫妻俩茅塞顿开。第二天再去鬼市,我们就按着大叔说的如法炮制,果然大见成效。半宿时间就卖出去了二十多双鞋,除去本钱净赚二百多块。这天我们用的仍旧是那个大叔的三轮。收摊回来的路上,我们在不住向大叔致谢的同时,又喜不自禁的计算到:一天挣二百,十天挣两千,一个月就可赚到六千块,都顶上我们两个人两个月的薪水了。照此下去,那可就要“翻身农奴把歌唱”了。那个兴奋呀,我们夫妻俩简直是欣喜若狂,有些得意忘形了。可偏偏就忘了那句话——乐极生悲。等我们兴致勃勃的回家后,准备清点一下辉煌的战果时,猛然发现把盛钱的包落在了车上。待我们急匆匆的下楼去找时,三轮车早已没了踪影。包里装的连本带利那可是一千多块呀。开始我们也曾试着梦想过,看上去那个蹬三轮的大叔挺忠厚的,也许会主动把钱送回来。所以,我们俩特意请假在家整整等了一天。可直到掌灯时分也没能梦想成真。后来想想,这不是纯属白日做梦吗?这年头,有几个不是见钱眼开的。恐怕以后那个“倒骑驴”再也不会露面了。直到半夜时分,我们再次搬着鞋箱下楼准备另外租车去鬼市时,居然发现那个大叔正骑在三轮车上等着我们。没等我们开口,大叔便笑着说:“你俩昨夜乐蒙了吧?居然连钱都不顾拿了。”

说话间,大叔把盛钱的包扔给我们说:“要不是白天我出不来,早给你们送来了。数数,看对不对数。”

就这样,我们的钱失而复得。此后我们便和大叔达成了协议,每天都用大叔的车去鬼市。

一转眼的功夫,就过去了一个月。我们和大叔混的越来越熟,关系相当融洽。同时,我们也在鬼市上赚到了五六千块钱。可在一天收摊回家时,大叔却突然告诉我们说:“从明天开始,我不能再和你们去鬼市了。”

开始我们以为大叔是嫌租车钱少,便主动提出给他加钱。可他却摆着手说,不是钱的事。不管我们咋问,他就是不肯说到底是啥缘由。不过临走他把一个破旧的人造革包交给我们说,里面是他这一个月蹬三轮挣的钱,让我们转交给他儿子。说他儿子就在本市上班,和我一样也是刚刚交了首付买楼结的婚,也要月月还房贷。这点钱留给他儿子贴补家用。同时给了我一个纸条,说他儿子的具体姓名地址都在上面,让我按地址送去就是了。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当天我便按着纸条上的地址,找到了大叔的儿子。可等我把这事说给他时,却见他用怪异的眼神打量着我说:“你一定是找错了人了。”任凭我怎么解释,他愣是一口八个的说,这事不可能。

我说,你凭啥这么肯定?他这才一脸悲戚的告诉我说,他父亲已在一个月前去世了,今天刚好过“五七。”

一听是这么回事,我一下呆若木鸡,愣在了那里。尽管这事令人匪夷所思,可我还是按着那个大叔的委托,把钱如数交给了他的儿子。

回家后我和妻子说了这事,妻子也摇着头不肯相信。可我却信了。因为在我们这里有一个说法,人死后三十五天内魂灵不离家。为的是了却生前未了之事。等到过了“五七”才离家奔赴黄路。我想定是那个大叔死后,还念念不忘的牵挂着他的儿子,便特意利用上路前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夜里去鬼市蹬三轮挣点钱,留给儿子作为贴补家用。

呜呼,可怜天下父母心。诸葛亮有句名言,千古留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我们的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