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1/4页)

之前福记取名的时候,谢逸曾建议用“福满楼”这个名字,当时朱福还不确定自己对沈玉楼的感情,故而拒绝了。可如今,两人既然走到了这一步,经过多少风风雨雨,一同携手走到今日,也算是情比金坚。

谢通已经入仕,又深得今上器重,成日政务缠身,自当是没有空管饭馆的事情。沈玉楼今年满二十,已经及弱冠之年,再则,春闱将至,沈家人对他也看得紧,成日盯着他念书。这两位大少爷都各忙各自的去了,饭馆的一应事情,都得朱福来操心。

之前的寻铺子,到如今的开张一应仪式,都是朱福亲手操办的。

偶尔几次,谢逸算是有些良心,还会来帮忙看看。虽然多半是瞧在美食的份儿上,不过,朱福天生劳碌命,只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再累都不怕。眼瞧着手中资产一日日多起来,一家人的日子也好过起来,朱福开心。

二月春闱后,沈玉楼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了会元,三月殿试,又被今上点为状元郎。

沈家走失了二十年的长公子找了回来,实在出息,三元及第,才名满天下。一时间,沈家的玉楼公子,也算是红遍了大江南北。原还持观望态度的诸多富贵人家,这下可都行动了起来,纷纷托了媒人去沈家提亲。

甚至连沈玉楼的庶出身份都不在乎了,左右沈家爵位在大房,而这状元郎又是沈世子唯一的儿子,将来沈家的爵位,定然是这状元郎的。更何况,这沈玉楼,不但模样是玉树临风的,而且瞧着彬彬有礼,也不似那些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殿试上,诸多官员都是瞧见这沈玉楼的见识的,都觉得,此人实在人才,将来必能成大才。

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金陵曹家,曹锦书得知消息后,既高兴,又激动。

她不但能够嫁给师兄了,而且还能做状元夫人,她就知道,师兄是不会叫她失望的。曾在金陵书院的时候,她就知道,师兄一看就非池中之物,将人必然能够飞黄腾达。这下子好了,三元及第,这都是多少年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了。

以前师兄贫穷的时候,她就愿意跟着他,如今师兄不但考得功名,而且,竟然还摇身一变,成了京城沈家的长公子。这等条件的人,怎会配不得自己呢?从丫头那里得知了消息,曹锦书兴奋之余,第一时间就去了自己爹娘那里。

☆、第123章

曹锦书到了曹达夫妇那里的时候,曹达夫妇也正在讨论沈玉楼的事情,曹达作为金陵书院的院长,当得知自己的得意门生中了状元的时候,当然是非常开心的。也极为自豪,毕竟,玉楼一路三元及第,将天子脚下的几座书院的学生都比了下去,着实给江南学子争了脸。

他自任金陵书院院长以来,还是头一回遇到能这么给自己长脸的学生呢,自当高兴。

见闺女来了,笑着道:“锦书来了,玉楼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吧。”他笑着道,“爹爹刚才还跟你娘在说这件事情呢,这玉楼啊,的确是争气得很,不枉老夫对他一片器重栽培啊,可喜可贺,实在是可喜可贺,哈哈哈。”

“老爷,既然玉楼已经高中,接下来,该是考虑他跟锦书的婚事了吧?”曹夫人也开心地说,“锦书也不小了,该是成亲的时候了,这件事情啊,还是早点定下来的好。”曹夫人意有所指地道,“可别叫旁人抢在了前头。”

说起这件事情来,曹达脸色就不好了,只沉脸望着曹夫人:“要说起来,这件事情都怪你,若不是你跟着瞎搅和,如今的局面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这事情与我什么干系?”曹夫人惊讶,“老爷,您这是怎么了?”

曹达叹息道:“玉楼临走的时候与我说了,他感念我的知遇之恩,不过,他对锦书只是兄妹间的感情,并非有其它。上次锦书落水,他为了救锦书自己昏迷数日,你倒是好,趁着他不清楚的时候,就私自定下了两人的事情。还……还请了那么多人来。”

说罢,他十分生气地甩了甩袖袍,将头转到了另外一边去。

“这可不许耍赖,他对我们锦书都搂搂抱抱了,锦书不嫁他嫁谁。”曹夫人不乐意,白了曹达一眼,“老爷,你可是糊涂了,这样的家世好学问好容貌好又有本事的佳婿,错过了这一次,下次可去哪里找?”

曹锦书没有想到自己父亲会说这些,也红了眼圈,跺脚道:“是啊爹爹,您怎么能这样,我才是您的女儿呀。爹爹,您难道不疼女儿了吗?”

“好了好了,锦书,你别哭了。”曹夫人心疼地拉了女儿的手,安慰道,“不容他不承认,都已经请了那么多人来吃饭了,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