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副将闻得棠落瑾还带了人马粮草来,且不是朝廷给的那一部分,而是东宫另外所赠,心中登时高兴起来,喜道:“殿下为我大棠将士所做的事情,我大棠将士尽知。若非今日那蛮夷叫战,此时定有不少将士来给殿下磕头请安!”

棠落瑾微微颔首,道:“带孤去将军帐篷罢。”

饶是天元帝,也没有想到,棠落瑾刚刚到了边境,就遭遇了一场吐蕃进宫大棠的恶战。

这场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两年之久。

原本吐蕃并无如此多的兵马,还是有大棠养马的士兵认出了有些马并非吐蕃所产,而是来自突厥境内,众人才知,这次是吐蕃联合了突厥,想要在大棠太子来的时候,给予重击。

吐蕃四王子和五王子接连数次,在战前叫战大棠太子。

棠落瑾一次都未推脱,次次稳赢,却颇有君子之风,每次都是点到为止。

等到这一次,吐蕃四、五王子要求同时和大棠太子一战时,棠落瑾竟也答应了。

刘将军立刻阻止道:“此事万万不可!那等蛮夷里,王子多了去了,死了也不可惜。可是,殿下是我大棠太子,身份尊贵无比,岂能是那等蛮夷可以比得上的?之前他们只出一人,殿下一意孤行,未尝不可。可是这一次……这一次绝对不行!”

棠落瑾在战场上待了两年之久,整个人都刚硬了许多,闻言直接道:“为何不行?孤虽崇尚君子之风,只肯点到为止。可是,吐蕃欺人太甚,以二敌一,如此小人作为,孤岂能不上前去教训?且,吐蕃赞普的确不在乎死一个儿子,那么,若是两个一起死呢?”

更何况,当初的吐蕃三王子,就是在大棠伤的腿。

刘将军回过味来,双目精湛:“殿下是说……”

“此战已耗时两年,不该再往后拖了。”棠落瑾面无表情,指着舆图,道,“孤在前面与其应战,刘将军压阵,秦副将带人,烧其粮草!”

刘将军双眸锃亮。

自太子来,大棠与吐蕃的战争,就变得颇有“君子之风”。无论何时开战,都是实打实的正大光明的打,从不曾做出任何出奸计、背后使诈这等事情。

刘将军初时虽然气馁,可日子久了,竟也觉得这等“正大光明”的打法是“正常”的,吐蕃连续两年里,警醒数次,不曾见到大棠“偷袭”,此时怕也不曾多想,粮草虽有人看守,但吐蕃这次既然敢派出两位王子叫战,显见是当真想要在叫战时就要了太子性命,尔后和大棠一战到底,如此一来,那些看守粮草的人就不会太多。

“孤会拖住他们。”棠落瑾缓缓开口,双目坚定,“只是兵贵神速,刘将军、秦副将,孤会慢慢拖住他们,但是你们,必须要快!”

翌日,吐蕃王子继续叫战大棠太子。

棠落瑾果真应战。

只是这一次,棠落瑾开头还和二人慢慢周旋,似是力有不逮。可是,等到吐蕃营帐处燃起烟火,棠落瑾却不再遵守甚么“君子之道”,趁着二人神色慌张之际,当即偷袭,斩杀二人头颅。

“太子威武!大棠必胜!”

棠落瑾拎着吐蕃四、五王子的头颅,转身策马就跑。

等吐蕃士兵反应过来,想要用弓箭杀棠落瑾时,大棠站在城墙上的密密麻麻的士兵,早就用弓箭打落那些人的弓箭。

而棠落瑾外穿铠甲,里头还穿了金丝软甲,只左臂被擦伤,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吐蕃立时分兵,一部分去察看粮草,一部分则是想要围攻大棠士兵所在的小城。

棠落瑾刚刚斩杀吐蕃二位王子的头颅,如今两只头颅正挂在城墙上,大棠士兵顿时气势高涨,先以弓箭灭杀对方士气,尔后等烧吐蕃粮草的士兵掉转过头,拦住这些吐蕃将士时,城门大开,大棠将士一前一后,将其围堵。

经此一战,大棠杀吐蕃三万余人,将吐蕃赶至六百里外。

天元帝得知如此捷报,喜不自胜,连声道了几个“好”字。

长安城中,一众皇子神色皆有变化。

此战耗时两年之久,这场战争里,棠落瑾一直坚持“君子之道”,不肯偷袭或使诈。这等作风,让不少朝臣和皇子都嘲笑不已。可是,等到棠落瑾转过头来,利用他向来“君子之道”的名声,反过来大败吐蕃时,这些人又笑不出来了。

棠落瑾紧接着来信,说想要在边境筹建新城——只有有了新城,才能将那些地盘彻底站稳——东宫为此出银八千两。

天元帝嘴角一抽,只能咬着牙出银万两。大棠的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