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他鼓起勇气走进办公室,里头几乎空无一人。他可以看到爱莉卡坐在桌前,正在讲电话。莫妮卡·尼尔森也坐在办公桌前,她是个经验丰富的记者,尤其擅长政治新闻。她可能是布隆维斯特所见过最愤世嫉俗的人,已经进《千禧年》九年,至今依旧生气勃勃。亨利·柯特兹是编辑部最年轻的职员,两年前从新闻传播学院毕业后便直接进来实习,还说他只想在《千禧年》工作。爱莉卡没有雇用他的预算,但还是在角落给他准备一张桌子,不久他成了正式的打杂工,再不久便升为采访记者。

他们二人见到他高兴得欢呼起来,又是亲脸颊又是拍背的,而且马上问他是不是要回来上班了。不是,他只是顺道来打个招呼,和老板说几句话。

爱莉卡见到他也很高兴,并问及范耶尔的情况。布隆维斯特知道的也就是弗洛德告知的情况:病情十分严重。

“那么你回这儿做什么?”

布隆维斯特有点尴尬。他去了米尔顿安保,因为只隔几条街,心血来潮便来了。若要解释他是去雇用一个曾经入侵他的电脑的安保顾问当研究助理,似乎太过复杂,因此只是耸耸肩,说是为了范耶尔相关事务到斯德哥尔摩来,马上就得回去。他也问了杂志社的运作情形。

“除了广告与订阅方面的好消息之外,还有一片乌云即将逼近。”

“什么乌云?”

“简恩,达曼。”

“那是当然。”

“四月发布亨利入股的消息之后,我和他谈过。我不知道是达曼本性悲观,或者事态更严重,他也许在玩什么把戏。”

“怎么了?”

“我说不出所以然,但就是无法再信任他。和范耶尔签订协议后,我和克里斯特得决定是否告诉所有员工今年秋天没有倒闭的危险,或是……”

“或是只告诉一部分人。”

“没错。也许是我太神经质,但我不想冒险让达曼走漏消息。所以我们决定在公布协议的同一天告知所有员工,也就是说我们保密了一个多月。”

“所以呢?”

“所以,这是他们在这一年内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每个人都高声欢呼,除了达曼之外。当然了,我们的编辑部并不大,欢呼的有三个人,加上实习生,还有一个满脸不高兴,只因为我们没有早点告诉大家。”

“他其实也有理……”

“我知道。可是他每天都在抱怨这件事,办公室里的士气也受到影响。两个星期后,我把他叫进办公室,当着他的面说我之所以没有早点告知员工,就是因为担心他无法保守秘密。”

“他反应如何?”

“当然很生气。我没有退让,并给了他最后通牒——他要是再不能心平气和,就准备另找出路。”

“结果呢?”

“他冷静下来了,可是却独来独往,和其他人的关系变得紧张。克里斯特受不了他,也毫不隐藏对他的厌恶。”

“你怀疑达曼在做什么?”

“我不知道。我们是一年前雇用他的,当时和温纳斯壮的麻烦事刚开始。我无法证明,但总觉得他不是在替我们工作。”

“相信你的直觉。”

“也许他只是不得其所,以至于把气氛弄拧了。”

“有可能。不过我承认当初雇用他是个错误。”

半小时后,他开车北行经过斯鲁森水闸。这辆车是向弗洛德的妻子借来的已有十年车龄的沃尔沃,她从未开过,只要布隆维斯特需要,随时可以借用。

假如他不够警觉,可能很轻易便会忽略这些小细节:有些纸张似乎不像先前堆得那么整齐,架上有个讲义夹似乎有些移位;书桌抽屉整个关紧了——他很确定离开时,抽屉留了一公分的空隙。

有人进过他的小屋。

他锁了门,不过这只是普通的旧锁,几乎任何人都能用螺丝起子撬开,何况谁知道有多少把钥匙在外头流通。他仔细巡视工作室,看看是否丢失了什么。片刻后,发现一样也不缺。

然而确实有人进过屋子,翻过他的报告和讲义夹。他把电脑带走了,因此没有受到入侵。他心里冒出两个疑问;会是谁?又得知了多少讯息?

讲义夹是范耶尔收藏的一部分,他出狱后又带回宾馆来,里面并无新资料。他放在书桌内的笔记本对局外人而言或许有如天书——但搜他书桌的是局外人吗?

书桌正中央有一个塑料夹,里面放了一份电话簿名单与《圣经》章节的复印件。这可严重了!无论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