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布隆维斯特见她佯装讶异不由得微微一笑。

“在家族当中,你和海莉最亲密。她那个可怕的故事就是找你倾诉的。”

“你在说什么,我真的听不懂。”阿妮塔说。

“阿妮塔,那天你去了海莉的房间。不管你对莫瑞尔警探说什么,我都有照片为证。再过几天,我就要向亨利报告结果。随后将由他接手。所以你何不现在告诉我事情的经过?”

阿妮塔蓦地起身。

“你马上给我出去。”

布隆维斯特也站起来。

“你迟早都得跟我谈的。”

“不管现在或将来,我跟你都没什么好说。”

“马丁死了。”布隆维斯特说:“你一直不喜欢马丁。我想你搬到伦敦不只是为了避开你父亲,也因为不想见到马丁。这就表示你也知道马丁的事,而唯一可能告诉你的人就是海莉。问题是:你知情以后做了什么?”

阿妮塔当着他的面“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莎兰德从布隆维斯特的衬衫底下取出麦克风,一面满意地面带微笑。

“她差点把门给拆了之后,大约二十秒便拿起电话。”她说。

“国家代码是澳大利亚。”“三一”说着将耳机放在货车的小桌上。“我得查查区域号码。”他打开笔记本电脑。“知道了,她拨了以下这个号码,地点是在北部的阿利斯斯普林顿以北的一个叫滕南特克里克的城镇。你想听对话吗?”

布隆维斯特点点头。“澳大利亚现在几点?”

“大约早晨五点。”“三一”按下随身听,并接上喇叭。麦可听到电话响八声后,有人接了起来。双方以英语交谈。

“嗨,是我。”

“嗯,我知道我是早起的人,可是……”

“我昨天就想给你打电话……马丁死了。好像是前天开车去撞卡车。”

对方一阵沉默。接着听起来像是清喉咙的声音,但也像是说:“很好。”

“不过现在有个问题。亨利不知上哪儿找来一个讨厌的记者,他刚刚到圣奥尔本,来找过我,问我一九六六年发生了什么事。他好像知道什么。”

对方又是一阵沉默,紧接着用命令的语气说:

“阿妮塔,现在马上挂电话,这阵子我们不能联络。”

“可是……”

“写信。告诉我怎么回事。”然后对话便中断了。

“机灵的女人。”莎兰德说。

快十一点的时候,他们回到饭店,请柜台经理帮忙预订最快一班飞往澳大利亚的班机。不久便订到第二天晚上七点五分出发的班机,目的地是墨尔本,在新加坡转机。

这是莎兰德第一次到伦敦。他们利用上午时间从科芬园穿越索霍区,在旧康普顿街停下来喝了一杯拿铁。三点左右,他们回到饭店拿行李。布隆维斯特付钱时,莎兰德打开手机。有一条短信。

“阿曼斯基要我马上回电话。”

她用大厅的公用电话回电。布隆维斯特原本站得有点远,见莎兰德转向他时表情僵硬,立刻赶到她身边。

“怎么了?”

“我母亲死了。我得回家。”

莎兰德看上去非常难过,他忍不住伸手搂她,却被她推开。

他们坐在饭店的酒吧里。当布隆维斯特说要取消去澳大利亚的机位,陪她回斯德哥尔摩时,她连连摇头。

“不行。”她说:“现在不能把工作搞砸,你得自己去。”

两人在饭店外分手,各自前往不同的机场。

第二十六章

七月十五日星期二至七月十七日星期四

布隆维斯特从墨尔本飞往阿利斯斯普林顿,接下来还要往北四百公里,他得选择包租飞机或租车。最后他决定开车。

有个以《圣经》名字约书亚署名的不明人士——可能是“瘟疫”或“三一”的神秘网友——在墨尔本机场的服务台给他留了个信封。

阿妮塔拨的号码是在一个叫科克兰农场的地方。那是个牧羊场,有一篇从网络上撷取的文章提供了简介。

澳大利亚:人口一千八百万,其中有五万三千人牧羊,羊只数量约一亿两千万。每年羊毛外销金额超过三十五亿美元。此外,澳大利亚还外销七亿吨的羊肉与羔羊肉,以及制作衣物的羊皮。羊肉与羊毛的生产是该国最重要的经济产业……

科克兰农场,一八九一年由杰里米·科克兰创立,是澳大利亚第五大农业企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