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宋哲元眼睛都瞪圆了,天上掉馅饼了,还有这种好事。

转念一想,赶紧收敛心神:唉,我要这么多人枪干什么呢,又不打仗。

多田骏截住他的话头:为什么不打,给你武器就是让你打啊。我早就看出来了,“宋委员长”(政委会委员长)有天子之资,所以你绝不能浪费,应该去武力统一中国。

如果你准备这么去做,我们日本不仅提供武器和教练,还会直接派“皇军”进行配合作战。

宋哲元心动了。

自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做华北的老大哪有做全国的老大威风?

多田骏的这番话只不过是松室抛出的一个饵,试探宋哲元的动静,在发现对方意有所动后,他便亲自出马了。

双方连着密谈三天。

在谈话中,他提到了一个过往的风云人物——张作霖。

松室说,以前的张大帅你知道吧,他那时候在东北的情况就跟你如今在华北的样子差不多。

张大帅是靠什么发达的呢?不用说,就是和我们日本合作。

后来怎么样,你也清楚,他打到北京,统一中国了。

现在让我们帮你一把,也给你圆这样一个梦,好不好?

话说到这里,宋哲元内心的激烈斗争可想而知。

虽然表面上转了型,究其实质,宋哲元不过还是一个没有多少政治智慧和远见的武人。渐渐地,他的心眼儿就活转开了。

可是光他自己动心还不行,必须“聚义亭”的兄弟都赞成才好,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如今实际的二把手、军师萧振瀛。

萧振瀛坚决反对。

现在天下大势不比从前,是做民族英雄的时代,再在自己家里称王称霸是不得人心的。这不过是日本人用的奸计而已。

宋哲元颇不以为然:你是东北人,先前张作霖不也跟日本人合作,才入主中原的吗。

萧振瀛一听急了。

此言大谬矣。依萧某看来,张作霖何曾真心跟日本人搞过合作?

日本人企图不打招呼地搞突然行动,他就派兵把日本领事馆给包围了起来;逼着他答应修铁路,他就自己加班加点筑铁路,有好几条还与日本计划修筑的线路呈平行线。

就这样,日本人还拿他没办法,这才是英雄之举啊。

现在日本“所谓助我”,不过是要我们做石敬瑭、吴三桂。如果我们真的听信他们的话,其下场必与石、吴无异。

说到这里的时候,萧振瀛已经把事情摆到相当严重的地步了,那意思,如果你宋哲元执意如此,那你就是民国版的石敬瑭、吴三桂。

宋哲元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不由得脱口而出:这些都是他们自愿给的,我又没求着他们。

这是想方设法地要把双方的话题从“汉奸”这个方面往外引。

萧振瀛却异常执著:那你说,这些教官和顾问,还有日军从旁协助,算怎么回事,到时候我们29军又算什么?日军的附庸?炮灰?

最后他不惜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如果你硬要如此,不仅全国会反对,29军将士也不会答应。

宋哲元闻言色变。

因为后面那句话是他格外在意的。

事实上,松室在酝酿“离间蒋宋”的同时,还暗藏了另一个更恶毒的阴谋——离间萧宋。

从土肥原离开华北的那一刻起,萧振瀛就已经上了日本人的黑名单,成了他们眼中最大的危险人物。松室很清楚,要想在土肥原的基础上干出“成绩”来,搬掉萧振瀛这块大石头是首要之选。

多田骏在跟宋哲元谈话时,就附带了一个条件:你身边的那个萧振瀛是奸细,是蒋介石放在29军中的代理。这个人必须将他弄出华北。

松室说得更是直白:萧振瀛就是要跟你争权,我帮助你“天下争雄”,关乎你的前途。你如果越做越大,萧振瀛一定会感到有威胁,所以我敢断定,他是不会同意这个方案的。

宋哲元表面上说,怎么可能呢,萧振瀛是我的手足兄弟啊,甚至比亲兄弟还要亲。

可这样的话听多了,心里也不由得犯起了嘀咕,不过碍于萧振瀛此时在29军中的地位,知道就算想把萧赶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所以一再说“容从长计议”。

现在听萧振瀛论及“29军将士也不会答应”,这是什么意思,难道29军会跟你姓萧的走不成?

宋哲元自此就犯下了一个心病,但他虽是武人,却并不是一个粗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