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小到薛岳兵团,大到整个第九战区,要论真本事,没几个能及得上第七十四军。好钢用在刀刃上,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可是日军的老师团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俞济时派兵前往岷山,与金泽师团碰个正着,未经一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只得往后撤退。

再派,仍然挡不住。

薛岳这才发现情况比自己原来预料的还要严重。看来,金官桥不撤不行了。可即使这样,左侧背还是得有人给兜住,要不然部队连撤都撤不下来。

薛岳给俞济时打电话,直接告诉他:你要再向后退,军法处置!

第七十四军今天派一点,明天派一点,你以为你是谁,你前面站着的是日军主力,得用全力啊。

俞济时领到生死状,率全军压上力战,这才保得大小平安,中线守军得以安然撤出。

趁这工夫,薛岳迅速将金官桥防线收缩至马回岭,使岷山的位置由左后方变成了左前方,金泽师团失去穿插角度,再也无隙可钻。

别人来打,你把脑袋缩回去,这顶多叫做反应快。薛岳的变招却不是这么简单,他利用一撤一收的机会,形成了一个两边高、中间低的“反八字”袋状阵形(简称乌石门线)。

这个阵形既可守,也可攻,如张袋捕鼠,如飞钳剪物,大者把你装进去,小者剪掉你身上几个小零碎,乃老虎仔平生极为得意的一种阵法。

中国军队的火力网令日本侵略军无法前进

马回岭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盆地,薛岳在盆沿设置了重机枪和炮兵阵地,整个马回岭实际就被罩在这样一个严密的火力网内。第一〇六师团虽然沾金泽师团的光,继占领金官桥后,又进入了马回岭,可是此后却犹如一脚踩进陷阱,变得毫无作为。

由于害怕遭到火力的延伸攻击,这个师团甚至于白天都只好躲在工事里混日子,偶尔出去一趟还得左顾右盼,战战兢兢。

北守西攻

冈村本来以为击破庐山防线已是三个指头捏田螺,板上钉钉的事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那都称得上是一次高段位的用兵,你看,多么华丽的穿插,多么爽利的迂回,对着镜子,冈村都不相信那是自己,太帅了。

可是不知谁捡起一块石头,砰的一声砸过去,镜子四分五裂,里面的冈村立刻又恢复到了哭丧着脸的小丑模样。

这位跳出来大煞风景的人当然是薛岳。

冈村认识到,如此强劲的敌人处于侧背,不管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成为日军的心腹大患,不除是肯定不行的,可问题是他已经没有时间了。

按照日本统帅部原先下达的指令,最迟必须于8月27日对武汉展开总攻,但实际上,由于迂回穿插金官桥遭遇失败,这个时间也早就过了。

如果这时畑俊六还要坚持“8月27日”,冈村就真的只好去跳长江了,所幸冈村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心目中的位置,就如同当年板垣之于香月一样重要,所以优待和宽容便成为必须的了。

既然8月27日不行,那就推迟到9月中旬吧。

知道冈村在南下战略中吃了瘪,畑俊六还非常通情达理地表示,假使占领南昌很困难的话,也不要占领了,攻陷德安就算完成任务,只要到时候能西进武汉,就算你大功一件。

在畑俊六面前,冈村倒颇有梗一梗脖子的冲动,可骄傲这东西是要有底气的,没了底气,连说话都虚。

几天之后,随着第二十七师团登陆九江,第十一军的人马终于全部到位。

按照冈村个人的判断(实际情况也差不多),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就可以轻松击败中国地方军一个师,攻击嫡系军要困难一些,但一个联队也足抵一个嫡系师。

据此推算,一个师团对阵中方几个军,哪怕是集团军或兵团、军团,都不在话下,依靠四师一旅团,这么多部队全力一扑,冈村并不认为他占领不了武汉。

最让冈村放心不下的还是侧背的薛岳,然而从薛岳依山而战的坚韧和前期作战的艰苦程度来看,即使把第二十七师团都投入南战场,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到10月上中旬才能结束战事,那样的话,西进武汉的计划肯定要泡汤。

望着滴答转动的钟表,冈村真有钝刀割肉的感觉,要是时间能停滞下来该多好。

也罢,只有暂时放弃南战场了。

9月10日,第二十七师团奉命西进,准备沿瑞武公路(瑞昌至武宁)发动进攻。

第二十七师团有较强的攻击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