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不退了,等汤恩伯再追来时,我要一棒子反击过去,把他给打得稀里哗啦,看他还起劲儿地跳来跳去不。

张自忠殉国后,继任的冯治安难当大任,第三十三集团军群龙无首,对日军已构不成威胁。因此,园部得以摆脱后顾之忧,并将三个师团全部集中于枣阳。

不是南撤,而是北上,非把这个可恶的汤恩伯给挖出来不可。

园部并不比前任老冈村要高明多少,你的行动快,人家汤恩伯隐身得更快。

见三个师团杀气腾腾地冲过来,壮汤马上闪到一边。在闪的同时,他又像以往那样,派出许多小部队到日军侧后进行游击和侦察。

我没那个能力去“看风”,破你的密电码,但我可以派人望风,而且同样能够知道你在哪儿。

继续飘

曾经围击张自忠的第三十九师团率先着道。

5月20日,该师团的先头部队——第二三三联队准备渡河北上。为了寻找合适的渡河点,借助傍晚夜色的掩护,三个鬼子军官蹑手蹑脚地钻进了河岸边的芦苇丛里。

其中两人负责目测这里的河宽和水流速度,看看是不是能够不借助橡皮舟就能徒涉过去。

一看下来,很满意,此处水不深,也不急,完全能趟着过河。

自然还得侦察一下对岸有没有中国军队,要不然就算趟过去也很险。

举起望远镜一瞧,对岸空无一人。

太棒了。

如果三人侦察组都如此表现倒也算了,问题是还有另外一个活宝。

与前面两位鬼鬼祟祟的样子不同,这位的身份大概高一点,算个讲究人。他不是低头哈腰,而是气宇轩昂地站立在芦苇丛中,举着望远镜往对岸看,小样儿整得煞是带劲。

嗯,嗯,你们俩说得没错,对岸没有什么情况,我们回去复命吧。

三个笨蛋忙活半天,却不知道对岸芦苇丛里也躲着人,而且同样有望远镜,他们就是汤恩伯派出的侦察兵,后者马上向集团军司令部进行报告。

那天的前半夜大家都在忙着,第二三三联队忙着卷裤腿、脱鞋子,汤恩伯则忙着调部队、设埋伏。

5月20日后半夜,第二三三联队开始渡河。

当走到河中心时,对岸忽然枪声大作,什么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凡是厉害的都搬了出来,子弹炮弹撒着欢儿往日军身上撞。

这是非常标准的“半渡而击”。

第二三三联队无遮无拦,而且缺乏起码的心理准备,仓促间完全谈不上还击或抵抗,仅被当场击毙在河中的就达到三百多人,联队长神崎哲次郎大佐荣幸地位居其中。

这一场仗下来,第二三三联队光过个河就伤亡一半,已无法再投入使用,第三十九师团刚刚因包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部,并导致张自忠阵亡而自我感觉良好,却没有想到报应会来得如此之快。

汤恩伯指挥的这次伏击战,愣把三个师团都给吓坏了,没人再敢轻易冒险前进。

5月21日,园部在第十一军司令部召集幕僚开会分析。

最后大家得出一致结论:汤恩伯行动飘忽,就跟个弹簧差不多,可伸可缩,很难对其进行迂回包围。

让园部更感苦涩的是,自发起枣宜会战至今,快一个月了,不仅没能围住汤恩伯,相反还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近四千人的伤亡数字,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被汤恩伯打掉的。

还要不要继续前进呢?

答案也相当一致:不。

这时园部已经通过各方面的情报,知道汤恩伯往其身后派了很多小部队,这些小部队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三个师团继续往前拱,后方一露出空当,他们便能乘虚而入,切断你的粮草供应线,到那时,就是致命威胁。

看来冈村做不了的事,我也做不了。

当天,园部向三个师团下达统一命令,放弃北进。

第43章 从头再来

在枣宜会战中,“中国派遣军”交给第十一军的任务一共有两个,一是打击第五战区主力。这个东西模棱两可,你可以说没搞定,因为最终也未能拿汤恩伯怎么样,但园部绝不会傻到这种程度,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成功了,而且相当成功——不成功,会包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部,并使得张自忠阵亡吗?

另外一个,则是西渡襄河,直下宜昌。

如果说前一个问题还比较好交代,那现在这个问题就有些讨嫌了,园部因此曾犹豫不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