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 (第1/4页)

这真是天佑我也,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

7月2日,裕仁天皇批准了南进计划。

7月25日,日军从海南出发,向越南南部进军,其囊括东南亚的野心已毕露无遗。

美国总统罗斯福闻之大为震惊,当天就决定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为防止日本进攻东南亚,他还将太平洋舰队调至夏威夷,以作为对日本的外交威慑。

日本无法绕过太平洋舰队而在东南亚逞凶,美国因此成为“南进战略”的最大障碍。

事情再清楚不过,要想继续南进,势必要冒跟美国开战的风险,这是一个比“中国赌局”还要大得多的“世界赌局”,而能放到台上的赌注将是全部的身家性命——日本国运。

红着眼睛的赌徒们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合计来合计去。不过,与发动侵华战争时不同,这次反对开赌的恰恰是前线指挥官。

时任“中国派遣军”第二任司令官的畑俊六虽然接替西尾寿造的位置不久,但他早在徐州会战前就指挥对华作战,深知这池水有多深。

如果实施“南下战略”,就必须两面作战,不仅要对付中国,还得跟美国以及英、法、荷打得死去活来,前途实在难卜啊。

畑俊六主张放弃“南进”,集中兵力优先解决“中国事件”,为此,他还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北面应该调集八个师团,从中条山攻入西安,南面再调集七个师团,从越南攻入昆明,如此,大事可成矣”。

畑俊六的计划报到军部后,却被嗤之以鼻。

如今的军部由两个人掌控,一为“老强硬派”杉山元,时任参谋总长,一为“新强硬派”东条英机,时任陆军大臣。

要论强硬,东条比杉山元还变本加厉。

这位有“剃刀”之称的家伙当年曾指挥一个只有几千人的混成旅团(东条兵团),短时间内就占领了整个内蒙古。他的前任板垣虽然也依靠中日之战风光过,可后来却在忻口和台儿庄吃过瘪,只有东条,见好就收,除了胜利还是胜利,自我感觉越来越好,渐渐地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

拿到畑俊六的报告后,东条从鼻子里面哼了一声,“说得那么正经八百,其实还不是担心我抽他的兵?小样儿的,以为我扛不住你的忽悠是不是?”

畑俊六的新计划看上去很美。不过我倒要问一句,你们早干什么去了,如果事情真的这么容易解决,“中国事件”还用拖到今天?

两个斗大的问号,让畑俊六的报告彻底变成废纸一张。

东条当的是近卫内阁的陆相。这个近卫内阁已经是第三次近卫内阁,没办法,大家都搞不定“中国事件”,内阁就变成了军部的出气筒,一不称心,发句话就能让内阁倒台。

第一次近卫内阁后,先后有平沼、阿部、米内三届内阁,但他们最长的待半年,最短的仅维持几个月就崩溃了,只好再拉出近卫来充门面。

时间一长,“青年政治家”终于想明白了,一旦招架不住,我就走人,执政半年后这个老油条果真又宣布辞职,然后下面换一批人重新组阁,跟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

在发动侵华战争乃至关闭中日谈判大门时,近卫表现得曾是何等气宇轩昂、义无反顾,然而在汤姆大叔面前却也十分胆怯。自第二次组阁以来,他就开始与美国进行谈判,希望找到一条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东条看在眼里,对此十分不屑,当着面就对近卫说:“有些时候,我们也要有勇气去做点非凡的事情,比如从平台上往下跳,两眼一闭就行了。”

两眼一闭,说得轻巧,近卫可没这么大的胆子,他还是主张与美国进行和谈。

东条都没耐心听完,他把桌子一拍:“笑话,难道和谈能给我们带来土地、资源和阳光吗?”

在以东条为首的“强硬派”的压力下,日本统帅部做出决定,以10月上旬为截止时间,到时候要是还谈不拢,就不惜与美、英、荷一战。

东条英机要以日本国运作为赌注

本来,美、日双方是有可能谈成的。

美国的困难明摆着,它必须首先面对欧洲战场,大部分军事力量也都部署到了那一侧,如果再与日本打起来,无疑将陷入两面作战的窘境,所以对谈判乐观其成。

在近卫一方,由于时间逼得近,为尽快结束谈判,也做了让步,答应只要美国对日本解除禁运,日本就将从中国撤军。

似乎可以皆大欢喜了。

然而,近卫刚刚在御前会议上提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