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还望万岁三思而后行。”

老臣巩义话里带刺。绵里藏针。看似夸奖成帝仁孝却是暗讽成帝不孝。众人都为巩义捏了一把汗。

古人迷信。以为人死之后还有另一个世界。一如阳间一般。而皇上是天子。也就是上天之子。死后定该和活着时一样有妃嫔仆从。倘若这陪葬制度取消了。也就是说先帝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臣启万岁。巩义之言非足取信。先帝在世如此体恤后宫。从不曾苛责宫人。且亦曾有意取消这陪葬制度。只是临行仓促。未能成文。所以。老臣想。如果先帝有知。自不会责怪万岁。而是嘉许万岁仁孝。”太傅李宇出班奏道。

顿时。朝堂之上你一言我一语乱作一团。成帝见也讨论不出所以然。一甩袍袖离开龙椅出了金殿。

“退朝。。。。。。。”

一百七十五章 地震示警

成帝在朝堂之上与众位臣工商量废除陪葬制度。一言激起千层浪。众位大臣半数以上持反对意见。且话里话外透着成帝不肖不孝。成帝深知殉葬制度在邀月国沿袭百年。想要在一日之间废除确难办到。他见朝臣们吵吵嚷嚷。各持己见。知道再争论下去难以收场。只好先醒退朝另想办法。

成帝回到御书房。不大功夫。奏章一摞一摞的堆满了龙书案。他拿起一本随便翻看。是御史台的奏本。无非是反对废除殉葬制度。其中言辞激烈处。暗指成帝有乱政之嫌。成帝将御史台的奏章放下。拿起巩义的奏本。亦是反对。成帝连犯五本俱是反对废除殉葬之言。他烦乱的将奏本扔在一旁。以手支额揉着眉心。

五公公奉上一碗红心羹。弯腰捡拾起地上的奏章笑笑:“皇上何必苦恼。这些奏章暂时留中不发也就是了。大臣们既知皇上在考虑中。也不会再來吵闹皇上了。”

成帝苦笑着点头:“看來也只有如此了。只是后天就是先帝贵永康陵的时间了。倘若这殉葬制度不废的话。那后宫中的女子。甚至包括太后娘娘岂不是依然要被活活的埋葬。。”

成帝刚欲展颜。不由再次紧锁眉头。

五公公继续宽解成帝的心怀。笑道:“皇上难道忘记那句老话。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也许今晚就会有办法了呢。皇上还是先用膳吧。老奴传了午膳。就是不知皇上在养心殿还是玉华殿用呢。”

成帝摆摆手站起來道:“哪儿还不是一样的。都是朕一个人。”

成帝伤感片刻。道:“这样吧。五月。摆驾寿宁宫。朕去陪陪太后。”

“回禀万岁爷。内阁大学士王大人与尚书李大人求见。似有要事……。”成帝刚刚起身。一个小太监匆匆跑进御书房跪在地上。

“快传。”

“老臣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臣李沁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二人跪倒在龙书案前行三拜九叩的大礼。

成帝挥挥手:“二位爱卿免礼平身。”

二人谢恩后站起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脸色凝重。谁也洠в邢瓤�谒祷啊;故浅傻鄢敛蛔∑�N实溃骸暗�恢��税�溆泻渭笔乱��蕖!�

李沁弯腰。奏道:“万岁。北岭送來加急文书。说是……。。说是地震了。房屋坍塌百姓流离失所。如今朝臣们议论纷纷……。”

“议论什么。何时地震。”成帝闻听北岭地震。豁然站起來。

大学士王舒奏道:“回禀万岁。北岭本寒瘴之地。曾经民不聊生。是渝王爷在北岭驻守八个月。放将北岭治理 的家家有余粮户户无饿殍。所以……。所以有流言说是………”王舒结结巴巴的说不出。

“说是什么。。朕恕你无罪。”成帝圆睁二目。

王舒忙跪下。李沁也忙在他的身后跪下。奏道:“臣启万岁。民间流言说是渝王爷死的冤枉。这皇位……。这皇位……。。这皇位本该是渝王爷的。所以天降大灾示警。”

王舒结结巴巴终于说完了。他与李沁俯趴在地上。只等着成帝震怒。不想半晌。御书房内静悄悄的。成帝似乎并未生气。良久。成帝才道:“二位爱卿平身。五月(五公公的名字)。赐坐。”

五月忙命小太监将椅子摆好。二臣谢恩后如坐在火焰山一般。偷眼看成帝面色平静。似乎在想些什么。并无一丝怒气。二人不解的互相看看。不知这成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良久。成帝缓缓问道:“二位爱卿。朝中大臣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议论吗。”

大学士王舒和尚书李沁忙站起來回道:“亦有议论。很多人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