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证及寒邪攻冲证分别提出用附子粳米汤及大建中汤治疗等,开创了腹痛证治的先河。《诸病源候论》始将腹痛独立辨证,对其病因、证候进行详细表述。“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由腑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金元时期李东垣将腹痛按三阴经及杂病进行辨证论治,李氏在《医学发明》强调“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并在治疗原则上提出“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古今医鉴》针对各种病因提出不同的治疗法则,“是寒则温之,是热则清之,是痰则化之,是血则散之,是虫则杀之,临证不可惑也。”王清任、唐容川对腹痛有进一步的认识,唐氏在《血证论》中曰:“血家腹痛,多是瘀血,另详瘀血门。然有气痛者,以失血之人,气先不和……宜逍遥散加姜黄、香附子、槟榔、天台乌药治之。”并指出瘀血在中焦,可用血府逐瘀汤,瘀血在下焦,应以膈下逐瘀汤治疗,对腹痛辨治提出了新的创见。

腹痛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个症状,内科腹痛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胰腺炎、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肠黏连、肠系膜和腹膜病变、泌尿系结石、肠道寄生虫等,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施治。凡外科、妇科疾病及内科疾病中的痢疾、积聚等出现的腹痛应参考相关学科及本书有关章节。

【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均可导致气机阻滞、脉络痹阻或经脉失养而发生腹痛。

一、病因

1。外感时邪

外感风、寒、暑、热、湿邪,侵入腹中,均可引起腹痛。伤于风寒则寒凝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若伤于暑热,或寒邪不解,郁而化热,或湿热壅滞,可致气机阻滞,腑气不通而见腹痛。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饮食停滞,纳运无力,或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酿生湿热,蕴蓄胃肠,或恣食生冷,寒湿内停,中阳受损,均可损伤脾胃,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它如饮食不沽,肠虫滋生,攻动窜扰,腑气不通则痛。

3。情志失调

情志不遂,则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阻滞不通而痛作。若气滞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生,则发腹痛。

4。阳气素虚

素体脾阳亏虚,虚寒中生,渐致气血生成不足,脾阳虚而不能温养,出现腹痛,甚至病久肾阳不足,相火失于温煦,脏腑虚寒,腹痛日久不愈。

此外,跌仆损伤,络脉瘀阻,或腹部术后,血络受损,亦可形成腹中血瘀,中焦气机升降不利,不通则痛。

二、病机

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上述诸病因,皆可导致相关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郁滞,脉络痹阻,不通则痛。

腹痛发病涉及脏腑与经脉较多,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概而言之,实为邪气郁滞,不通则痛;虚为中脏虚寒,气血不能温养而痛。四者往往相互错杂,或寒热交错,或虚实夹杂,或为虚寒,或为实热,亦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如寒痛缠绵发作,可以寒郁化热;热痛日久,治疗不当,可以转化为寒,成为寒热交错之证;素体脾虚不运,再因饮食不节,食滞中阻,可成虚中夹实之证;气滞影响血脉流通可导致血瘀,血瘀可影响气机通畅导致气滞。

总之,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痛势缠绵者,则为慢性腹痛。临床可据此进一步辨病。

2。注意与腹痛相关病因,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如涉及肠腑,可伴有腹泻或便秘;膀胱湿热可见腹痛牵引前阴,小便淋沥,尿道灼痛;蛔虫作痛多伴嘈杂吐涎,时作时止;瘀血腹痛常有外伤或手术史;少阳表里同病腹痛可见痛连腰背,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3。根据性别、年龄、婚况,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关系,起病经过,其他伴发症状,鉴别何脏腑受病,明确病理性质。

二、病证鉴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