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度后,你的梦想自然就会实现的。

对于员工来说,这不是直接的奖励,没有金钱来得快,但那是大家经过努力而获得的报酬,为自己梦想而努力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公司员工忠诚度相当高,战斗力十分高涨,士气如虹,业绩当然在飞速地增长。作为公司老板的徐洋当然高兴,因为公司的业绩在飞速地提高,他的梦想也实现了。

案例分析:作为公司老板,当然要想尽办法让业绩飞速发展,关键因素当然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案例主人公的这种激励方法值得小企业家们借鉴。奖励要考虑个体需要的差异,同样的奖励内容或形式,对不同的人,或者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其激励效果也不尽相同。根据需要层次论,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奖励内容和形式,将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细节90 公平竞争,服众之心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又叫社会比较理论,主要探讨奖酬分配的公平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亚当斯认为,员工的积极性既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也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进行两类不同性质的比较,它们都会使人产生不公平感。一种称为社会比较,即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他人相比较;另一种称为历史比较,即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过去进行纵向、历史的比较。进行社会比较和历史比较后,如果比率相当,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合理而影响工作情绪。

公平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公平是一种平衡稳定状态,报酬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员工感到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所以,为了消除和减少这种紧张不安,你就要让员工在进行两种性质的比较时,都感到比较满意。

【案例】七十年前的管理方法

20世纪40年代的宝元通百货公司的管理方法是:完全由考核结果来决定提升和受奖。考核的内容包括“意志、才能、工作、行动”四个方面,每半年评比一次,评比的依据主要是组长和门市纠察的日记,在日记中专设“人事”一栏,每天记录售货员在这四方面的表现。组长以上和不属于售货小组的人员,则由人事部门直接掌握考核。

经过这样的考核,职工就有可能由每月0。5元的工资一步步往上爬,一直爬到宝元通“九等三十六级”的顶峰。主任级以上职员就是通过这样的考核逐步提升起来的。这种做法可以给人一种这样的印象:凡是能力较强而又积极工作的,在宝元通必有出头之日;凡是考核成绩不好的人,绝无侥幸提升的可能;表现极差者甚至有被辞退或者开除的危险。宝元通规定每年将总盈余的31。5%分配给全体职工,正是这种考核制度的存在,使得每年分配时,大家对各自的数额基本上都没有异议。而在平时工作中,员工都是尽力而为,使得公司效益不断增长。

案例分析:充分利用激励制度,就可能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而要保证激励制度的顺利执行,就应当像宝元通一样,不唯亲,不唯上,不唯己,只唯实,公平处置,这样才能让所有员工都心服口服,干劲十足。

作为企业领导者,你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缩小和消除员工的不公平感。如果结果与投入的比率较低,就应该增加结果,减少投入;如果结果与投入的比率过高,就应该减少结果,增加投入;如果不公平感是因为当事人误解所产生,就应该给予解释和克服。总之,要学会应用公平竞争的理论,在奖酬分配上尽量做到公平合理。

●细节91 员工培训,种树纳凉

纵观现代经济的发展,不难看出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未来,企业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根本手段。

而员工培训,根据其主要内容,大体上可分为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三种。

知识培训是员工获取持续提高和发展的基础,员工只有具备一定的基础及专业知识,才能为其在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2)技能培训。知识只有转化成技能,才能真正产生价值。员工的工作技能,是企业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和产生最佳效益、获得发展的根本源泉,因而技能培训也是企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