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1/4页)

熊包、李莎莎和几个领班跟钱亮亮接触多,就钻进了他的车,其他员工则纷纷跑到公路上搭乘公共汽车、合伙打的,分进合击,朝集团办公楼奔去。

钱亮亮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大东南集团的东方花园房子卖得很好,账户上肯定有不少钱,发放这些员工的工资应该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才颇有信心地许诺由集团给会所的员工补发欠薪。他之所以叫大家跟他一块去,是担心集团的会计、出纳不听他使唤,因为集团里会计、出纳之类的职位,都是由郝冬希的亲朋好友体己人担任,有了会所员工集体的力量,又有他这个副总经理做主拍板,估计有可能撬开大东南集团的钱柜子,给大家发工资。

然而,实际情况却让钱亮亮的如意算盘落空了。钱亮亮带着熊包、李莎莎和几个领班先赶到了集团,领着他们到自己的办公室坐下,想等到大家伙会齐了,然后找会计、出纳施加压力,让他们想办法从银行取钱给员工发工资。没想到,他们还没有找会计、出纳,会计倒先过来找他了,会计告诉钱亮亮,银行已经冻结了大东南集团的账户,现在一分钱也提不出来了,请示钱亮亮该怎么办。

找银行贷款,一般银行都会提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必须在贷款银行开立账户,所贷款项必须存在他们银行开立的账户里。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不减少银行的存款余额,二是便于银行监督贷款的用途、去向。所以,银行既然已经在法院起诉大东南集团,并且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自然就会冻结他们在银行的账户,连法院裁定书都用不着,银行自行冻结。

会计汇报了这个情况之后,钱亮亮顿时蒙了,问题很严重,不但承诺给会所员工补发的工资落了空,就连大东南集团总部的员工工资都没法开了。也就是说,连钱亮亮自己都成了被拖欠工资的员工。

会所的员工络绎赶到,听到集团的账户被冻结,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了,大家立刻乱成一团,有的人大骂郝冬希两口子,有的人摩拳擦掌地要抢大东南集团的办公财产,也有的人开始抱怨钱亮亮。一时间乱哄哄的活像油锅里进了水,场面火爆有如已经冒出了浓烟即将喷发的火山。钱亮亮费尽口舌劝说解释,熊包和李莎莎也帮着钱亮亮说话,让大家不要吵吵嚷嚷,等着钱总管拿主意。

钱亮亮已经没了主意,一屁股坐到那张虚张声势、看着挺威风挺舒服的大班椅上犯起愁来。

9

东方花园售楼处打来的一个电话救了钱亮亮。

钱亮亮手机响的时候,他一看是东方花园售楼处的号码,就懒得接听,这边都乱成一锅稀饭了,那边不知道又有什么麻烦,钱亮亮真的没有勇气再接听电话了,他觉得自己的精神仿佛是遭到雨水的沙雕,已经涣散成了一盘散沙,没有能力再承受新的问题和麻烦了。

李莎莎在身边半是提醒半是劝慰:“钱总管,你的电话,说不定有什么急事呢,再怎么着,也不能不接电话啊。”

钱亮亮想了想,倒也是,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已经到这个份上了,大不了学着郝冬希的样儿一跑了之,远离麻烦,把一切麻烦扔到脑后也就没了麻烦,难道还怕再接个电话吗?于是按下了接听键。电话是售楼处主管打过来的,售楼处主管请示钱亮亮,如果现金交款,可不可以在现有的价位上,再给予五个百分点的优惠。“现金”两个字犹如一声霹雳,猛然震开了钱亮亮混沌成泥的大脑,仿佛突然在他的颅顶打开了一扇天窗,他追问:“你说什么?现金?你把情况详细说说。”

一听到“现金”两个字,钱亮亮办公室内外挤成疙瘩嚷成蜂窝一样的人群,立马静了下来,大家都竖起耳朵等候“现金”后面的进展。

售楼处主管告诉钱亮亮:有两个鹭门邻市过来的财主,背着现金来买房子,他们不用转账,更不用银行按揭,一手钱一手货,惟一的条件就是要再给他们优惠一些。鹭门邻市经济环境宽松,合法违法半合法半违法的各种生意和谐相处繁荣共生。过去走私致富的现在需要漂白,现在贩卖石材、倒卖大包服装、烧制瓷砖致富的需要多种经营广开致富之路,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购置房产都是比较可靠的增值保值手段。而且这些土财主大都有一个习惯:现金交易,不愿意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用信用卡支付。他们认为,只有现金交易最隐秘,最可靠,所以他们来购房,经常会用编织袋装着数百万的人民币把售楼处的小姐先生吓得一惊一乍。

钱亮亮听售楼处主管介绍情况的过程中,灵机一动的想法已经变成了可操作性极强的具体方案:“你告诉他们,请他们直接到集团来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