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黑白无常》

作者:倪匡

本书由。。提供下载

本书来自网络收集,并精心整理提供免费下载。版权属作者或出版社所有。原创作者或出版社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我们会立即删除!

…………………………………………………………………………………………………………………………………………………………………………………………………………………………

自序

「黑白无常」只是一个误会,两百多年前一双在古庙寄住的青年人,见到两个朦胧的人影,头顶圆筒形的高帽,於是就自然而然,想到那是传说中的「黑白无常」——实际上,全然不是那麽一回事。

但是,却由此诱发了人性的丑恶,生出了一个故事来。贯穿故事的是一种设想出来的「退化现象」,完全和进化现象相反,生物的细胞接受了倒退的讯号之後,开始退化,如果是一只乌贼,有可能退化成为菊石,是人,有可能退化成原始人,——如果所有的生物,都循这条途径退化,退化了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甚至几万万年,那麽,虽然地球上的死物全是现代的,事实上,地球也等於又进入了洪荒时代。

这样子的退化,事实上可能发生的可能性,自然少之又少。可是人的思想的退化,正在进行,有一批人,分明是现代人,可是思想却退化到了封建时代。

也或许,这种人的思想,从来也没有进化过,根本一直停在封建时代,——这种情形,比真的无常鬼出现,还要可怕!

一九八九.九.叁十

前言

懂中文的人,一看到「无常」这个词,自然首先想到,这是一个形容词,是变幻不定的意思;「人生无常」,是说人生的际遇,变幻不定,难以预测,很早就用了这个形容词的是荀子:「趋舍无定,谓之无常。」

可是「无常」也是一个名词,是佛家的专门用语,要详细解释起来,十分复杂,简单来说,是佛教的一种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生灭无常。又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刹那无常」,一种是「相续无常」。真的复杂之极,除非是对佛法有深入研究的兴趣,不然,就知道有这样的两个词,都很够。

或许是由於佛家有「无常」这个词,所以,在许多由佛教教义衍化而来的故事之中,也就有了「无常」这个「人物」。

中国的民间传说,不论是源於佛家,或是源於道家的,久而久之,都自成一个系统,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个系统之中发生,例如十殿阎王、四海龙王等等,都有一种凡间的约定俗成的力量,创故事的人,若是离开了这个范围,就很难流行,不为大众接受。

在民俗传说中,无常是鬼,所以也称无常鬼。而无常有两位,一位是黑无常,一位是白无常。民俗传说中,这两位无常鬼先生的造型,也是固定了的。

白无常先生面白如粉,穿白衣服,戴白色的高帽,高帽之上,写四个字:「天下太平」。手持白色哭丧棒,全身都是白色,只有间或吐出来的长舌头是鲜红色的——这种造型,形容起来,相当诡异恐怖,但只要是中国人,一见造型,就会认识:这是白无常先生。

至於黑无常先生,一切和白无常相反,都是黑色的。高帽上的四个字是「一见发财」,自然,吐出来的长舌,是鲜红色的。

这样的造型,是由甚麽人创造的,始於何年何月,都不可查考了,而这种造型,早已被民间所接受,就算再有艺术大师另造新型,也难以深入民心。两位无常的性格,从他们的脸型上来看,就有显着的不同;黑无常哭丧着脸,看来十分悲苦;而白无常则现出十分诡异的笑容,不知是甚麽意思。可以把他们两个分为一个是摆明了要拘魂,一个则可能设计陷阱,使人中计而失去生命是的。黑白无常的责任是负责拘魂也就是夺取活人的生命,使之变成死人,而把人的灵魂,带到阴间去,听候处理。

这又是一连串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环:人死了之後,灵魂到了阴间,受十殿阎王根据该人在阳间的行为善恶而作审判,其中有一定的程序,例如灵魂在奈何桥的时候,一定要喝孟婆汤,把生前的记忆全都洗清,不能带到下一生(所以我们人人都不能记得前生的事),等等。

黑无常和白无常,都在阎王殿上当差,其职务有点类似古代官衙中的衙役。黑白无常的同事,还有牛头、马面,都是衙役捕快这一类的角色,至於判官,则是衙门中的师爷——阴间审定灵魂的所在,和阳世间的官衙,十分相似,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