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八次。郑海洋之前就忍不住想,抽签表的消息一传出来肯定一堆人朝深圳涌过去,到时候没边防证进不来,他们不如做个带人钻铁丝网的生意,一个人五十块钱,炒股的那些人肯定都出得起这个钱。

郑海洋当时这么想的时候还觉得自己特别屌丝,如今看炒抽签表炒不起来,便琢摩着这条路其实也行得通。

他把韩一朝自己怀里带了带,靠在小板桌上,把自己的想法轻声和对面的林钧和林宴说了,一说完,这父子两个同时瞪眼看着他,一脸诧异的表情。

林钧道:“这是你自己想的?”

郑海洋理所当然道:“当然了!”

林钧扯嘴笑了笑,欣慰点点头道:“你小子倒是真聪明,这也能被你想出来。”

林宴抬手打了两个响指,“就这么办!”

郑海洋眨眨眼,低声问道:“我只是这么一说,真能这么干?铁丝网没拉电?没边防的警察看着?”

林钧气派坐着,手里的万宝路指了指周围一圈:“你以为去深圳人人都有边防证?”

郑海洋他们来深圳的这天是五号,林钧的内部消息是最早七号会发关于抽签表的通告,于是到了深圳,林钧就送三个孩子去酒店,自己跑出去去看“铁丝网”了。

郑海洋觉得特别新奇,他想林钧一个手里捏着千万的小老板,竟然也瞧得起这么五十块一百块的赚这种小钱,他问林宴为什么,林宴回道:“因为他当年就是在深圳靠给人拉铁丝网,带路过边防赚的第一桶金。他自豪着呢,这事他在我耳边说了起码三四百回了,之前火车上听你这么说的时候,我看他眼睛都发光。”

郑海洋:“……”原来如此,敢情这还是林钧的老本行。

林钧干回老本行当然是熟门熟路,出去一天就搞定了,第二天带着三个孩子去了边防那里。

铁丝网高高的矗立着,周围是一片荒芜地,杂草丛生什么都没有,隔着铁丝网远远望过去,也是什么都没有,再远处能看到一些矮楼。

铁丝网这头有几间小木屋子,看上去像是刚搭造的,旁边还有个小水塘,铁丝网上有个拉开的小门,可以供一人弓着身走过。

郑海洋看到这里两眼发光,问林钧道:“你怎么做到的?没有边防的人来查么?”

林钧云淡风轻道:“都搞定了。”

附近有个小村子,人口不多,就几十户,林钧花钱从那里请了当地的村民,亲自带他们走边防,告诉他们要怎么带人;林宴似乎很不习惯深圳的水土,来了之后有些拉肚子,人也有些虚脱,一直躺在床上休息。

郑海洋带着韩一倒是干劲十足,林钧花钱请了小村子的人来走边防带路,其中大多是二十多三十岁身体健壮的大男人,郑海洋瞧着那小门旁边空空的什么都没人,就叫人拿竹竿子搭了个凉棚,还去村里请木匠做了四个躺椅。

八月是最热的时候,郑海洋顶个草帽指挥者人搭棚子,韩一也戴个草帽学着他哥的神态。

中午下午的时候村子里的人会送午饭和水果过来,韩一手里拿着根狗尾巴草,抬抬下巴,指指屋檐下面一个放了冰的木桶,道:“放那里,西瓜不要切,现在不切。”

韩一:“阿姨晚上做个丝瓜汤吧,我哥想吃丝瓜。”

韩一:“你的鱼竿不能放那里,小林叔叔要回来了。”

韩一:“帮我搬个椅子。”

韩一:“叔叔没有冰了。”

到了七号那天,果然如林钧所说,深交所发布了公告,宣布对外发行五百万份抽签表,同时发行公众股五亿股,一下子深圳就爆开了锅,无数人涌向深圳,带着能借到的身份证奔向股市。

如今深圳股市和之前的沪市是不是一样大盘飙升郑海洋他们也不知道,因为离得太远了,当然,那时候的他们也没人关心深圳股市是个什么情况,只关心有多少没有边防证的人要来深圳炒股。

七号那天,林钧脱下了衬衫西裤皮鞋,换上了一身农民装,大坎肩黑裤子脚下一双布鞋,开始带着人去火车站汽车站捞人。林宴拉了两天,吃了药好一些了,但被深圳的热天气烘得浑身没劲,躺在郑海洋让人搭的凉棚下的躺椅上,吹着电风扇,身上还盖着条薄薄的毯子。

郑海洋和韩一坐在椅子上,旁边桌子上两个装着白开水的大口杯,腰上是郑海洋从省城带过来的他的小挎包,老气沉沉一坐,等着收钱。

进来一个人或者一拨人,郑海洋就一边扇着扇子一边嚷嚷:“一百块一个人,一百块一个人,小孩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