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我来!”之前的那个小胖墩正要去接盛宣怀手里的刀,一名中年人却旋风般冲入教室,连声阻拦道:“二子,不能割啊,割了就成了谋反,要被朝庭抄家灭族啊!”

“爹爹!”小胖墩横眉冷对道:“我进了太平军的学堂,宝山全城又被太平军占领,城中百姓并无一人反抗,这在清狗眼里,已经等同于谋反了,你以为清庭会放过我们吗?你不要做梦了,我要割辫子,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哈哈哈哈~~”外面又是一阵长笑声传来:“小兄弟说的好,我们都是中国人,不是建奴,李老六,我看你是越活越胆小,还不如你儿子有出息!把刀拿来,老子也割,从今以后,老子这条命卖给太平军又如何?”

一名壮硕汉子昂首迈入,接过盛宣怀手里的刀,刷的一下,又一条辫子落地!

“我也割!”家长们陆陆续续走进来,一条条辫子依次落下,那名叫李老六的中年人怔怔站着,脸面青一阵,白一阵,显然在做着剧烈的思想斗争。

“爹爹,你也割了吧,别让人瞧不起。”小胖墩扯了扯他。

“也罢!你老子也把命交出去了!”李老六猛一咬牙,抢过腰刀回刀一削,割掉了自己的辫子!

地面的辫子越来越多,无论老小,又或者有没有犹豫,在辫子落地的那一刹那,一股来自于灵魂深处的轻松感油然而生,正如盛宣怀所说的那样,两百年来,紧紧套住中国人灵魂的枷锁被打了个粉碎,他们无一不感觉到了自由,不受控制的落下了欣喜的泪水!

洪宣娇的美目也是再三抹拭,这一次割辫子与以往的任何一次都大不相同,清军执行的是头发与脑袋二选一的政策,太平执行的则是辫子与脑袋你自己选,都是强制性,百姓与降卒不割就死,而今日,宝山百姓竟然自愿割辫子,这是自金田起义以来从未有过!

洪宣娇不禁望向了王枫,美目中散发出丝丝迷离,盛宣怀却不满的伸手在洪宣娇眼前晃了晃:“宣娇姐姐,你看错了人吧?要不是我带头哪有如此轰动的场面?”

洪宣娇俏面刚红,王枫已一把将盛宣怀扯去了一边:“去去!吉把毛长了没?小小光鸡也敢来抢老子女人,那边才是你的菜!”说着,王枫坏笑着向那六名小女生偷偷一指!

“你。。。。。这是个老师说的话吗?”盛宣怀羞愤欲绝,王枫准准戳中了他的痛脚!

洪宣娇也是气不打一处来,狠狠掐了王枫腰眼一记!

王枫却如没事人似的,“啪啪!”伸臂重重拍了两下,在把目光吸引过来之后,又道:“今日大家割了辫子,也意味着与清庭彻底划清了界限,我代表宝山四千六百三十名战士向你们致以由衷的感谢,感谢宝山人民的支持!

同时,我郑重承诺,除非我军四千余人全部战死,否则,绝不容宝山落入清庭手中,誓死也要护住宝山人民的周全!”

第八十五章消息传来

“大人,有您这份承诺,我们就放心了,同时也请您放心,有需要的话,我们也会与太平军并肩战斗。”家长们连声保证,脸面现出了如释重负之色,王枫的承诺无疑给他们吃了颗定心凡,要知道,太平军素来是流动作战,见势不妙拨腿开溜,虽然灵活机动,来去如风,但走了之后,最终倒霉的还是当地曾支持过太平军的老百姓。

去年年底,太平军攻占武昌,杨秀清信誓旦旦绝不离开,可是年刚过完,太平军便弃武昌东下,屯于城外的向荣旋即入城,以通匪名义屠杀武昌百姓数万,这给太平军的名声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宝山无险可守,人口不多,又靠近长江,并不是理想的根据地,王枫却更明白,如今自己最需要的便是坚定百姓的信心,把他王枫的金字招牌打出去!

‘宝山,就作为我王枫事业的起点!’王枫深吸了口气,一瞬间斗志昂扬,挥挥手道:“能不叨扰宝山人民,我们尽量不会叨扰,下面言归正传,诸位愿意留下听课,请保持安静,有事情请尽管离开,第一节课即将开始。”

家长们约有三十来人,有近半数留下,其余均是纷纷告辞。

这一上便是上到中午,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上半节教汉语拼音,王枫思量再三,决定还是推广汉语拼音教育,虽然这是满人的口音,但问题是,他只会以汉语拼音注释汉字啊,而且全国有一个统一发音,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比各讲各的方言要好。

同时,王枫又在初步认识几个简单汉字的基础上穿插中国历史,比如井,顺便讲解了西周井田制的兴起及其衰败,再比如王,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