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在了两个孙子的身上,最后还是楚大老爷和楚大太太哭着扑到了儿子身上这才得以喘息。

楚大爷和楚二爷都瘫在了床上,让人去查这些事情是谁传出的,结果却是几年前就有人在说,不过是主子们不知道而已。

楚老太爷早就不在朝中,现在也没有官职在身,楚大老爷治家不严,教子无方,官职也给免了,就连楚大爷和楚二爷的官职也一同抹去。

名声好的人有的是,干嘛非要认准这俩人,做官的人也是朝廷的脸面,你勾搭小姑娘倒是没什么,可兄弟的女人你也不忌讳,真是太没品了。

其实楚大爷和楚二爷也不一定非要罢官,但是孙家是恨极了他们俩,只要孙家还有一人在朝堂之上,这两人就别想在入朝为官。

本来皇上还想要顺便抹了楚大爷的世子之位,但朝中勋贵人家顿时转了风向,他们家也有世子,为了这事就要罢免世子有些小题大做,那妾室已经死了,现在死无对证,谁知这事是不是真的。

见此情况,皇上也就歇了这想法。

倒是晋容,他让顾诚之停手,现在这样已经可以了,在做就过头了。

外人的确是不知这事是顾诚之干的,但是比较亲近的人还是知晓的,不管怎么说,顾诚之都算是楚家的人,不睦的罪名不是那么好担的。

顾诚之也明白这个道理,忍下进一步打压楚家的想法,因为他将楚家也加入了弹劾之中,有的人已经对他有意见了,若是在不收手,估计弹劾他的折子就要递到御前。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被弹劾的人家被罢官,联合起来的力量还是很大的,他也需要小心。

因为皇上和晋容的吩咐,知道这场弹劾风波的人都闭紧了嘴巴,顾诚之也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依然老实的呆在翰林院。

楚家只在最初之际怀疑过顾诚之,之后因事情闹得太大也就没心思管了。

事情结束,当初弹劾的御史都得到了嘉奖,个个瞪圆了眼睛,只等哪个倒霉蛋犯错,再让他们参上一本。

朝中风气一肃,官员全部变成了勤政爱民的好官,皇上对此很满意。

楚君逸见天让人盯着外面动向,还让人通知了会宾酒楼的刘掌柜,让他告诉陆勤,小心戒备,那些事情会被捅出去,肯定会怀疑身边的人泄密,让他吩咐手下的探子小心,别吧小命丢了。

陆勤的回复就是已经吩咐下去了,定会小心谨慎。

楚君逸又让人去听外面的消息,没听到有和顾诚之相关的事情,这才算松了口气。

因为之前的弹劾风波,顾诚之和楚君逸的事情早就没人理会了,人家都成亲了,感情好是应该的。

楚家也算是遭了大难,楚老太爷见天在家里发火,楚家的名声都被丢到了泥里,在家里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这时他倒是想起了最喜欢的儿子和孙子。

可楚四老爷和楚五爷因为晋律的事情已经对楚老太爷寒透了心,对他也就是面子上尊敬,心里都是冷的,但楚老太爷就像不知道这一点,见天的去四房看他们,弄得四房烦的不行。

楚家大房势弱,二房倒是起来了,二房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搬出了济安侯府,楚二老爷和楚大老爷争了一辈子,临了倒是赢了大房一次。

楚三爷为人势利,但会损名声的事情他倒是不会去做,现在顾诚之风头正好,他也想着交好,不过顾诚之没有和楚家人深交的想法,楚三爷这才作罢。

楚君逸受了伤,顾诚之不让他出门,只得每天看着儿子,喝着补汤,他觉得自己最少胖了十斤,不过顾诚之看着确是挺高兴的。

平静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楚君逸都快忘记今夕是何夕,直到一张帖子送到了他的手里。

楚君逸看着手里的帖子,脸上满是诧异。

第99章 嘴贱得治

晋容每年都会邀请京中子弟去温泉山庄小住几日,这件事楚君逸一直都知道,他曾经也跟着顾诚之去过一次,不过在顾诚之出征之后,他就没再理会过这些。

再次收到晋容的帖子,楚君逸显得很诧异,他会惊讶不是因为这帖子,顾诚之已经回来,收到帖子很正常,让他感到惊讶的是这帖子邀请的人是他而非顾诚之。

楚君逸将那帖子前前后后看了个遍,上面的的确确写着他的名字。

还真是奇了怪了,没有邀请顾诚之的帖子,反而只邀请了他……这是要干嘛?

楚君逸觉得莫名其妙,决定晚上好好问问顾诚之。

顾诚之回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