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其实方林早就想搞sns了,今年下半年就是大四了,他要么去美国留学,要么跟着王兴做多多网。王兴在搞多多网之前,就联系过他一起做,他没有答应,但也没有拒绝。因为他对魏薇还不死心,相比于北上北京或是留学美国,他更想留在星沙市。

对于苏信的问题,方林本想嗤之以鼻说你一个小毛孩懂什么,不过想想苏信之前的那一番话,见解独特犀利。显然苏信不是无的放矢,有一定的根据,他也隐隐明白苏信找他的目的,“苏信,你不会是想跟我一起合作搞sns网站吧?”

“是的。”苏信不置可否地点头,废话了大半天,终于拉回了正题。

“你没开玩笑吧?”

方林惊得嘴巴都合不拢,可见苏信表情郑重其事,也非常的诚恳,不由地说:“你小子胃口可真大。”

他是越来越看不懂眼前的这个少年了,年纪这么点大,野心勃勃,究竟哪来的底气说出这样的话?

方林摇了摇头,说道:“苏信,可能你对互联网了解的很透彻,这点我很服气,但你应该知道,互联网是最烧钱的行业,前期投入巨大,就像是个无底洞,短期内根本看不到回报。另外,搞一个sns程序并不困难,关键是它的定位,你有具体的策划方案吗?”

苏信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你那个老同学王兴搞得多多网,你觉得他能成功吗?”

方林反问道:“为什么不能成功?在互联网企业成功与失败是很难界定的,关键看你能不能坚持,所以只要没失败就是等于成功。”

苏信摇了摇头,“他一定会失败。”

方林哼了一声,“你凭什么就这么笃定?”

苏信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喝了一口啤酒,他从后世重生回来,当然知道。

前世王兴做的第一个sns多多网,败得一塌涂地,除了资金短缺的因素,王兴失败的关键在于,市场定位失误,消费群体不明确。社交网站是面向全社会这并没有错,但是要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互联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的群体应该是喜欢新奇事物的学生。

苏信把自己的想法说过方林听,这让方林陷入了沉思之中,毫无疑问,苏信说的很对,现在中国上网冲浪的学生占据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比例,把过多的资源浪费在接受能力差又忙于工作的成年人身上,显然是错误的定位。

见方林沉默不语,苏信从包里拿出一份草案递给他,说道:“这是我的策划方案,你看看。”

接过文件,方林狐疑地看了眼苏信,他现在对这个男生是完全捉摸不透了,见解犀利独特,本事不小。翻阅文件,上面并没有什么专业术语,内容很简单,但他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得苏信有远见。

苏信的策划方案的基本思路:就是细分社交网站市场,专注于大学校园sns!

如果按照苏信的说法,王兴的sns多多网杀入中国互联网,因为定位不明确必然导致失败的话,那么苏信的这份方案就是在王兴还没有失败之前,就已经找出王兴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并且总结多多网会失败的教训,结合国情,想出了应对之策——那就是细分社交网站市场,专注于大学校园sns。

方林不由地感叹,这苏信目光超前,对sns领域了解透彻!

为了写这份策划方案,苏信筹备了很久,其实“细分社交网站市场,专注于大学校园sns”的想法并不是他想出来的,前世互联网天才马克·扎克伯格是第一个这么想的,也是第一个这么做的。

而在中国,王兴经过多多网游子网的失败后,直到2005年秋,他才从失败中总结出了经验,决定要专注于一块细分市场:大学校园sns。他研究和学习美国在这一方面的成功例子facebook,综合之前在sns领域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国情,开发出了校内网——即后世的人人网!

苏信的这份方案,就是抄袭了马克·扎克伯格和王兴的想法,在网站的应用系统上结合了后世facebook与中国校内网的版本,也加入了qq空间的元素。

在2003年,facebook和校内网都还没有面世。苏信的思路就是仿制facebook,制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交性网站。

“你这个策划书真的很好,大有可为。”方林感叹了一句,合起策划书。

苏信知道方林是动心了,事有可为,笑着说道:“如果说那五千块钱是你面试成功的回馈,那么这份策划书就是我邀请你合伙做sns的诚意。你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