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你的魅力太大,忍不住要快点过来,瞻仰一下赵总的风采。”苏信拉开椅子,坐在身着商务休闲服的赵新民对面。

赵新民摇头苦笑:“苏信,我发现啊,最近你总喜欢膈应我,这是怎么一回事?”

苏信继续打趣道:“我不是说了嘛,赵总魅力太大,我是嫉妒的。”

赵新民再也不搭话了,招手让服务员送啤酒过来。

赵新民在房地产行业,两人不可避免地聊起了里津市房地产的行情,总的而言,苏信对近一年的房地产行情,持有悲观态度,因为他早就知道,因为一些国际大事,又加上今年年末国家会出台宏观调控,强行抑制房价,房价大幅度回落。当然要不了多长的时间,房价又将强势反弹。

赵新民对苏信的看法是深信不疑的,但苏信并没有告诉他原因,他知道苏信不会说,也不追问。之后,赵新民又说起最近里津市的很抢手的地皮,他看中了希水毛纺厂一厂。

苏信可是知道,希水毛纺厂一厂坐落市中心,位于火车站背后,地理位置极佳。不过赵新民不可能拿的下这块地皮。要知道,现在新河集团和康尼特都想要收购希水毛纺厂。一家是里津市最大民营企业,一家是国际外资企业。赵新民哪有实力去跟人掰手腕?

因为夏天天的缘故,苏信对这两家企业收购希水毛纺厂的事情有点兴趣。因为眼馋那块地,赵新民也了解很多,当下二人聊了起来。

赵新民道:“按说新河集团作为里津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是南召省著名企业,为市政府财政创收提供强大的支持,本来市政府应该大力扶持的。可是在希水毛纺厂的收购项目上,新河集团并没有得到市政府的支持。”

苏信不大相信,问道:“这话怎么说?”

赵新民道:“早在两年前,新河集团向市政府提出收购希水毛纺厂的意向,开始也顺风顺水,几轮谈判都很顺利。可是关键时候,市长顾恺之把这个收购项目强摁了下去,新河集团的收购计划泡汤。”

苏信疑惑道:“顾恺之不肯将希水毛纺厂交给新河集团,为什么?”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不过这几年新河集团并不死心,一直对希水毛纺厂非常有兴趣。而顾恺之却一直持反对态度,今年顾恺之引进外资康尼特集团,除了因为希水毛纺厂已经处于瘫痪状态,要解决职工就业问题之外,也可以说是为了彻底打消新河集团的意图。”

“康尼特集团不是没有拿下希水毛纺厂吗?”苏信有点不明白,他对于希水毛纺厂的项目了解的不多。

按理来说,现在大力提倡引进外资,而且康尼特集团实力雄厚,既然有收购希水毛纺厂的意向,市政府也敞开大门欢迎,那么康尼特收购希水应该是顺水推舟的事儿。可现在的情况是,康尼特华南区代表夏天天依然盘旋里津,想来在这个项目上受到了挫折。

“那是市委书记余建华从中干预。”

赵新民说道:“余建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市政府和康尼特集团的最后一轮谈判时,他拍板否决前面的提案,提出如果康尼特集团想要收购希水,那么必须全额收购希水毛纺厂所有产业,并且保证个百分之六十的老职工安排工作。”

赵新民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康尼特的本意是收购希水核心产业,还有一定生产力的一、二、三毛纺厂,如果全盘接受希水,收购资金肯定连翻几番。更加困难的是希水有三万名职工,给百分之八十的职工安排工作,也就是二十四千名职工。康尼特集团不可能答应。余建华的这一出,简直是釜底抽薪,不仅彻底打乱了康尼特集团的阵脚,也让顾恺之招架不住。”

听了赵新民的一席话,苏信明白康尼特的困难所在,也弄懂了夏天天在里津市呆这么久的原因。

康尼特作为一家拥有先进技术的外资企业,讲究的是效率,可是希水这个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的国企,生产力低下,职工技术落后,常年捧着铁饭碗没有竞争意识,还要培训才能再就业。别说两万四,就是一万员工康尼特集团也不会答应,他们的钱不是养闲人的。

不过余建华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他作为里津市父母官,出发点肯定要站在市民的角度,他要替职工解决饭碗问题。既然康尼特想要接手希水,那么必须安顿好老职工。

赵新民又说道:“苏信,你要知道,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上面两位大佬的博弈,虽然希水毛纺厂已经日薄西山,名存实亡,但它是里津市曾经最大的国营企业,是顾恺之和余建华较量的主要阵地。所以希水毛纺厂,真不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