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1/4页)

面对连珠带炮发问的毛玉凤,薛准有条不紊地道:“一二号厂区的职工,我们按照工作年限,给予裁员赔偿金,同时承担一部分的养老保险。至于裁员赔偿金的具体金额,还可以进一步商量。”

顿了一顿,他又道:“至于希水毛纺厂其他四个厂区,我们新河集团并没有收购的意向,两万名职工自然不归新河集团管。”

“胡说八道!”

尽管早有准备,但毛玉凤听到这个答案后,心里还是难以遏制的升腾出一股怒意!

买断工龄,再加上只收购希水核心产业。这是要让几万员工全部下岗呀!

薛准并没有提及“买断工龄”这四个字,而是提出按照工作年限给予裁员赔偿金,其实这和“买断工龄”是同一个意思。

薛准之所以偷换概念,混淆视听,搞出一个裁员赔偿金。是因为早在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里面,明确强调了任何单位不能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可以说从政策层面上,“买断工龄”这种古老的办法已经被明确禁止。

可纸面上的禁止对企业没有丝毫约束力,因为国家从来没有出台过有关于“买断工龄”的法律和文件,只是一直在强调有能力的企业,不能把员工不负责任地推向社会。因而企业完全可以钻空子,把“买断工龄”换个说法花样照样行得通,导致“买断工龄”披上新装,在中国依然大行其道,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初期。

为什么这些企业热衷于使用“买断工龄”,这种已被废止的方式?

因为“买断工龄”可以绕开法律程序,牺牲职工利益,逃避相关费用的缴纳,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这就是他们热衷于“买断工龄”的真正原因所在。

新河集团同样如此,收购希水的并不难,甚至是全额收购希水也不是问题,难得是安置职工、解决职工的饭碗问题,别说整个希水毛纺厂的三万名员工,就是光毛纺厂一二号厂区的一万名员工,也不是新河集团能够轻易解决的。

新河集团只能采用“买断工龄”的方式,处理希水职工。但这点是希水职工无法接受的,是毛玉凤无法接受的。

她把完成了三分之一的粉色小毛衣放在沙发上,瞪着薛准,激动道:“薛总,别怪我说话难听,你们新河集团收购我们希水,就是为了吃一碗鱼翅,而杀一头鲸鱼!”

“毛师傅,你没必要这么激动,有什么诉求你说出来,市政府一定满足你。”眼见着毛玉凤发火,周恒赶紧圆场,现在得罪谁也不能得罪毛玉凤这姑奶奶呀。

“诉求?”

毛玉凤摇了摇头,平复下情绪,旋即坐在沙发上,摘下眼镜:“周秘书长,我没有诉求,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希望市政府妥善安排希水的职工。”

她顿了一顿,叹了口气道:“职工们都是些普通人,没那么多的心机,围堵政府也是气愤不过一时冲动,我相信他们能体谅政府的难处,毕竟如今的希水不复往昔,想要招商引资解决希水的问题没那么容易。新河集团如果有心收购希水,毕竟是本土的大企业,职工们自然欢迎,希水卖给谁不是卖?”

“呵呵,毛师傅说的是,你是通情达理的人呀,理解政府的难处。”周恒心下一松,之前毛玉凤油盐不进,本以为无法说服毛玉凤,看来事情出现了转机。

毛玉凤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已经看出来了,市政府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定要把希水毛纺厂一二号厂区交给新河集团,而新河集团安置职工的法子,就是小部分的职工安置工作,剩下的全部买断工龄。其他厂区的职工任其自生自灭。

既然这样,毛玉凤也把自己的看法摆出来:“周秘书长,薛总,既然今天你们亲自来这里,我就大言不惭代表希水职工们说上几句。”

“你说,只要是合理的要求,我一定会传达给书记,即使解决不了,也可以从长计议。”周恒可没有勇气打包票一定能解决职工的问题,可眼下只有顺着毛玉凤的话说下去。

毛玉凤道:“希水职工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新河集团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不说全部,至少要达到百分之五十。如果新河集团做得到,我想职工们会同意把希水交给新河集团。”

她嘴里的百分之五十,可是指整个希水毛纺厂职工的百分之五十,也就是一万五千名员工。这一条看起来似乎很难达到,其实不然。

主要还是看收购希水毛纺厂的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