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 (第1/4页)

荩罕��质担�儆觥盎�觥笔�荩 �

吴兴国目带欣赏,心想这学生对时事把握极其精准,着实很不错,他追问:“很好,可是你为什么这么说?”

苏信应道:“居民住房面积的增长,不取决于数字多好看,而是取决于大多数人是否真正受益。住房拥有率高,并不代表住房资源分配的公平和均衡,有的家庭有好几套房,有的家庭却买不起房。所以,所谓的“平均数”,只不过是我们都“被平均”了!”

吴兴国看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苏信,脸上的欣赏之色更浓,追问道:“那你认为,出现这样悲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

苏信直截了当吐出了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却让在场的教授们都皱起了眉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无需赘婿,这名学生这么说,如果不能自圆其说,就会打上哗众取宠的标签。

吴兴国教授却是面容动容,看着苏信的目光满是欣赏和赞叹,追问道:“你为什么说是改革开放?难道你认为邓/小/平同志的政策是错误的?还是你只不过为了哗众取宠,才说出这个答案?”

吴兴国不依不饶,苏信却风轻云淡,这个极其刁钻的问题他已经知道如何回答,平静道:“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改革开放是错误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不可否认,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总量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世界瞩目的。但是……”

苏信话锋一转,道:“改革开放带来的问题也不可忽视。首先,初次的资源分配严重缺乏公平,被利益集团垄断;其次,民生建设与经济发展严重脱离,经济建设根本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追求,现在很多人读不起书、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养不起老,但是gdp、人均住房面积却在疯狂的攀升。为什么会这样?”

苏信顿了一顿,朗声道:“原因很简单,改革开放所导致的,现在通货膨胀严重,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升值,十年前一块钱可以买一斤肉,现在一块钱只能买块肉末。这一点体现在房价尤为明显。”

苏信目光一扫上面的众位面试官,道:“这就是我对吴教授的问题的全部看法,如果要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吴教授的问题,我想说的是:现在的人民币对不起中国人!”

“好!好一个人民币对不起中国人,说得好!”

吴兴国教授面有动容,情不自禁地鼓掌,在他看来,一个学生成绩好倒是其次,他要的可不是死读书的学生,眼前的学生极善辩论,口才雄浑,思维敏捷,常有连珠妙语,而且眼光独到,针砭时弊,对国内的政治时事了解很深。这样的学生,实在是太难得,用‘万中无一’这四个字来形容完全不过分!

他一想起苏信有意见报考的大学是中华大学,不禁心里满是遗憾,问道:“苏信,我很欣赏你,你有没有兴趣报考清华大学?”

中华大学的教授林庚元本来心情很好,因为苏信这名学生而心情好,可吴兴国的话让他的心情变得有点糟糕,当着他的面挖中大的墙角,实在是太过分了,他咳嗽了一声道:“吴教授,你什么时候干起了招生办的活呀,而且苏信想去什么大学读书,那是他个人的事情,我们就不要横加干涉了。”

“林教授,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虽说苏信有些见解,但毕竟年纪太小,选学校全凭他个人一时的喜好,我们当然有必要让他知道什么大学跟适合他。”说话的是浙江大学的邓宽教授,他笑眯眯地看着苏信,道:“苏信,我觉得你是一个思想独特的人,而我们浙大一向学风自由,崇尚思想独立,我认为你去浙大念书,很有前途。”

林庚元不阴不阳地讽刺道:“邓教授,你前一句说苏信只不过是有一些见解而已;后一句又说苏信是一个思想独特的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自个儿打自个儿的脸吗?”

旁听的众带队老师们看着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教授为了一名学生,争论的脸红脖子粗。他们一个个表情愕然,真的是被这副场面说震撼到了。这绝对是‘国内交流生计划’实施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场景。而江川中学的带队老师罗雅萍眼睛都笑弯了,心里涌出自豪:拿出王牌、秒杀一切!

邓宽这名教授的性格极好,完全不理会林庚元的哼哼唧唧,对着苏信笑道:“苏信,我的话还没说完,如果你有报考浙大的想法,我可以保证,直接给你保送浙大的名额!”

此话一出,震撼全场!

这个综合测评,最多不过是给交流生加三十分。浙大竟然为了移民学生,打破传统惯例,要破格给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