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 (第1/4页)

一番交谈下来,赵彬田抛出了他的方案:

“由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公司牵头,深圳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德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美瑞泰克资本公司、泰尔和阿克塞尔公司等五家投资公司,按注资前5亿美元估价,共同向华信信息投入了五千五百万美元,获得华信信息百分之十的股份!”

这个条件极其优渥,苏信本来没有不接受的道理,但让他陷入两难的是,赵彬田也有一个苛刻的要求,那就是凯鹏华盈中国基金方面会干预华信信息的一些事务,并且要求一个董事局董事席位。

苏信没有立即答应赵彬田的融资提案,合上资料说道:“赵总的方案很诱人,不过很抱歉,现在我无法给你准确的答复,因为融资事宜,还需要在华信信息公司的董事会上仔细探讨一下,才能作出决定。”

“可以,我静候苏董的佳音。”赵彬田听出了苏信的犹豫之意,也不勉强,点点头,而后起身送苏信出门。临了出门,他问道:“哦,对了,听说苏董还在念书,不知道就读贵校是哪一所?”

苏信笑笑说:“北京中华大学。”

“哦,原来苏董是中大的高材生呀。”赵彬田点点头,又说道:“今晚我在美凯大酒店设宴,不知道苏董有没有兴趣光临?”

“这个很抱歉,赵总。”苏信略带歉然地说:“可能我没有时间参加,因为今天的行程排的比较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苏董不必急着拒绝。”赵彬田微笑道:“晚上七点你再给我回复不迟。”

“那好。”苏信点头。

出了门,苏信和赵新民上车,离开美凯国际大酒店。

赵新民打开关机了的手机,屏幕上立马涌出几十条短信,叮铃铃……电话铃声接着响起,他没急着接,转头对苏信调侃道:“资本家们的嗅觉就是灵敏,一听到华信信息有意向融资,全盯上来了,现在这个电话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多半约你面谈注资事宜。”

苏信笑了笑:“那我们去会会面吧。”

……

一天下来,苏信会见了五个风投资本公司,除去薛道奎的软银中国,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实力最强的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

红杉资本是世界大名鼎鼎的资本财团,投资过甲骨文,思科等公司,共有18只基金,超过40亿美元总资本,总共投资超过500家公司,200多家成功上市,100多个通过兼并收购成功退出的案例。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对华信信息的估值是4亿美元,注资9783万美元,获得华信信息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红杉资本不会干预华信信息的事务,只派一名董事局观察员常驻。说实话,很理性很公平的一个注资方案。

毫无疑问,这几个融资方案里面,软银中国的可以直接排除。

苏信不可能走到卖公司的地步,而凯鹏华盈中国基金的最诱人,只是凯鹏华盈同样不客气,表态一定要一个董事席位,这点苏信很难接受;而红杉风投表态不干涉华信信息的内部事务,只是派一个董事局观察员,可惜的是——估值偏低。

苏信微微呼了一口气,其实这几个融资方案他都不太想接受。

现在华信一共有四个董事席位,除了他本人之外,还有赵新民,方林,以及cicc财团的宋儒尚。他最信任的是赵新民,方林也值得信任,毕竟共同创业这么多年,只是他很难信任方林的未婚妻魏薇;至于宋儒尚,这个资本大鳄他打心眼里敬佩,但是看不懂,不敢深托此人。

在这种情况下,每增加一个董事席位,他对华信信息的掌控力度就会相应的削减。如果有一天他和宋儒尚乃至方林产生分歧,董事局就是2对2,他是董事长,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有拍板的权利,但是一旦出现第五个董事,那么第五个董事将会决定他的命运。虽说这一切都是他的担忧,但绝非杞人忧天,未雨绸缪才能走的更远,他不想有一天被扫地出门,因而很难接受凯鹏华盈中国基金的注资方案。

苏信坐在车内,看着窗外人潮涌动的街道,一时半会没有定计。

“老赵,你觉得那个风投公司的注资方案最合适?”苏信想听听赵新民的看法。

“我的意思是红杉资本,虽说红杉资本的估值低了点,但是它的条件都挺不错,尤其是不干涉华信信息的事务这一点最关键。”赵新民看了苏信一眼,似乎知道他在担心些什么,“不过你心里应该有数,而且选择那一家,还要听听宋儒尚和方林的意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