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孝顺是为报生养之恩,而倪之谦的祖母放任小儿子虐待长子的两个孩子,更直接导致了倪之语的早夭。任谁遇到此等情况,但凡有一点选择的余地,恐怕都要恩断义绝的。

何况,荆州书院的一众师长也能证明,倪之谦初来书院时只是个拿最低工钱的杂役。后来,还是他如今的岳父举荐,才以附学生的身份进学。至于束修,当时自不会有人深究倪之谦束修的来源,只是人人都知道,他除了读书之外,还写话本,不是倒卖一些商品。书院中的人,自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以在当时诸位师长都对他有些微词,认为倪之谦行为上颇有些“自甘堕落”、“不务正业”之嫌,只是他成绩向来优秀,才华出众,许多正式学生都不能与之相比,出于爱才之心,不但没有动过敢他出书院的念头,甚至不厌其烦地谆谆教诲,希望他早日回归正途。如今想来,当年倪之谦之所以要做那些事情,全是为了养活自己,积攒束修,继续学业。这哪里是不务正业呢,比许多读书到白头也没考到功名,然而又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做,一文钱都赚不到的老童生来说,倪之谦十余岁时便完全负担起自己的生活,还赚取学费保证自己读书不辍,最后更考取功名、中进士、入翰林院,多么难得!

荆州书院的师长们联名上书,表示倪之谦是难得的国之栋梁,若因冤屈而被罢官,恐怕会寒了天下学子的心。

元衡帝于是顺水推舟,将此事揭过。

本是皆大欢喜,却也有人不喜。

怀王不过是仗义执言,坦荡磊落。可落在有心人眼里,便成了他拉拢朋党、栽培门生的证据。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倪之谦和燕驰飞,可都是翰林院出来的。身为一个王爷,拉拢将来的内阁人才,所图为何,似乎不言而喻。

三个月后,春暖花开之际,燕冬的食肆开张,怀王前来道贺,却在天黑后遇到杀手袭击。

姑母新铺子的喜讯与怀王再遇刺客的消息同一天到达燕驰飞手上。

“怀王侍卫及时赶到,击退刺客,并在被斩杀的刺客尸体上,找到有东宫印记的长剑。”

他将信一字不漏的念给孟珠。因为前世记忆的关系,一切似乎都在意料之中,两人都不觉得突兀。

燕柠八个月了,刚学会自己扶着炕桌站起来,只是动作笨拙,时常面对着人开始行动,等真正站起来时却是用光屁股对着爹娘。

她往往都要站上一会儿才能发现其中问题所在,今日也不例外。

可她还不会站着转身,遇到此等情况,只能委屈哒哒地坐回去,爬着转身,再努力扭动只穿小肚兜的圆身子,从新扶桌站起。

技能不熟练,对焦总出错,当然少不得反复许多回才能找对方向。

平时孟珠与燕驰飞看女儿折腾几次,都会忍不住出手帮忙。可今天,因为信上的内容,他们一直谈论着晋京的局势,还有未来可能的安排,忽略了忙碌不停的宝贝女儿。

燕柠人小,耐心当然也不多,很快便不耐烦起来。尤其爹娘的忽视更让她十分不满。在不小心碰了一个皮球到地上也没人帮忙捡之后,她再也克制不住,可惜身为一个婴孩,能够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常单一——哭,嚎啕大哭。

“柠柠怎么了?”孟珠听到哭声,忙把女儿抱到怀里哄。

燕驰飞也注意到滚在脚踏边的五色小皮球,弯腰捡了起来,向往常一样,举到女儿面前,表示要一起玩滚皮球的游戏。

可是燕柠折腾了许久,早就乏了,对爹爹的提议根本不感兴趣,高冷地噙着泪花,闭上眼睛,在娘香喷喷的怀里呼呼大睡起来。

燕驰飞把妻女一起搂进怀里,那一刻,岁月静好,温馨无限。

太子残害手足,证据确凿,元衡帝大怒之下,将他废黜,□□在西华宫内,终身不得外出。

然而太子一直不断上书,表示自己并非主谋之人,元衡帝却不予采信。

新建好的忠王府正院里,夏侯旸神气活现地躺在临窗榻上,双手枕在脑后,左腿屈起,右腿敲在左膝上不停晃悠。

真好,稍稍用力一次,事情就与前世的走向完全一致,现在只等父皇去世,怀王登基,届时瓦剌犯境,新帝亲征,那孟珠便又是他的了!

不能赶在孟珠嫁给燕驰飞之前将她放在身边,是他的失误。可也并不如何惋惜。

若说不在乎她是否曾经被别的男人拥有过,那当然不是,没有男人能真的不介意此事。

但比起得不得她,拥有一个被别的男人拥有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