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于是转头问刘梅:“妈,村里怎么都知道了?”

“还不是你爸爸的大喇叭给广播的,什么事让他知道,和全村都知道差不多。”刘梅白了一眼正在赶车的丈夫道。

“哈哈,怕啥,又不是什么丢人事,为什么不让别人知道,我们儿子出息了,你看那帮家伙见到我的样子,哈哈……”李建国大声道。

“就你能!”刘梅道。

李伉见状摆手道:“妈,我爸高兴说就让他说吧,这是好事,你儿子赚了钱,别人知道了,你们脸上也有光不是,再说了,如果他们不知道,你们要是买个什么贵的东西,那帮爱嚼舌头的家伙又该乱说我爸爸给他们开的药贵了。”

刘梅听了,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也就没有在责怪李建国,而是伸手帮李伉拉了拉盖在腿上的被子笑道:“还是儿子懂道理。”

“那是,我李建国的儿子怎么能不懂事呢,小强,三子,你们两人可要像你哥哥学习。”李建国道。

“知道啦。”李明没想到问了一句话就引出这么一大段对话,最后还把祸水引到了自己身上,尽管最后他也没有知道自己想要的结果,也不敢再问了。

李建国意气风发的赶着车,他有些感慨这半年来大儿子的变化,先是突然要去参加什么普通话比赛,最终还得了奖,听说得奖的乡下孩子毕业时可以考市里的高中了,对于市里的高中,李建国常听人说考上后基本上就等于考上大学了,比那个什么师范强多了。如果说这只是个开始的话,当李伉一日郑重其事的把他们夫妇叫道堂屋,然后拿出一个五万的存折交给他们,并告诉他们这是他赚的钱的时候,他们就不仅仅是惊喜,而是震惊了。李建国在村里做兽医,每年能赚个八千一万的,就已经羡煞很多人了,更不要说李伉一下子拿出的五万元存折了,而且据儿子说,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连一半都不到,而且还说将来还会赚更多的钱。李建国不放心,专门到乡里找张正海问了一下,得知李伉的钱来路完全没有问题后,他的心里爽啊,他恨不得马上找他那帮狐朋狗友们炫耀一番,一来二往,全村的人几乎都知道了李建国家的大小子出息了,在上初中的时候就能够赚钱了。

“媳妇儿,你说咱们今年要不要再买一头骡子?”李建国大声的问道。

“爸,你就不要在买牲口了,要不你买辆汽车吧,另外咱们家也装一部电话吧,我有事的时候也不用每天都往家里跑了。”李伉接住话道。

“好好,咱们不买牲口了,买汽车装电话,哈哈……”李建国哈哈大笑,手里的鞭子熟练地甩了个鞭花,啪的一声脆响打到了骡子身上,骡子迈开蹄子拉着车一溜烟的消失在了路的尽头。

……

办年货的地方是距离塔寺村二十多里的岳乡县城,这里有一个大型农贸市场,每到年关,附近的乡民们大都会赶着各种牲口车到这里购置年货,于是在农贸市场边上顺便形成了一个热闹的牲**易市场,这种景象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消失不见了。

李伉一家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李建国在路边找了棵树把牲口拴好,然后让小儿子李明看车,他则领着刘梅李伉李明前往农贸市场大肆采购去了。由于今年李伉不仅学习成绩好了,还赚了钱,手里宽裕的李建国夫妇今年也不准备再节省,很快大包小包的年货被李伉和李明源源不断的送到了车上,到下午采购结束时,车上原本宽松的地方已经塞满了各样蔬菜和肉食,以及其他的年货。

李建国在一家人都坐上了车后,扬鞭大喝:“回家咯。”

……

转眼到了年三十,这几天李伉虽然让李建国把电脑从学校帮着拉回了家里,但是他并没过多的占用电脑,而是把电脑让给了李强和李明,成了两人的游戏机。两人整天待在李伉的屋里不出来,让刘梅颇有些微词,多次提醒李建国去管管两个儿子,但是李建国却抱着一种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并没有对两个儿子的沉迷表示明显的反对和责备,用他的话说小孩子就应该有些嗜好,再说开学后李伉就把电脑拉走了,两人就是想沉迷也没有机会。

三十早上,李建国领着以李伉为首的三个人,把自家的大小门厅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贴好对联后,李建国让李伉在院里放了一把鞭炮,霹雳啪啦的鞭炮声中,年味顿时浓了起来。

下午的时候,李建国出去找李贵去了,刘梅则拉着李伉三弟兄坐在一起包了足够一家人吃三顿的饺子,在李伉看来,饺子基本上就是他和刘梅在包,李强和李明纯粹就是打酱油的,不仅如此,他们还不时还拿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