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 (第1/4页)

长公主不耐的哼道:“刚刚说好的是你,现在要反悔的怎么也是你?”

大驸马心中叹道,妻子还是当年的性子,急脾气,只是做了母亲之后有些内敛。大驸马好言劝道:“不是反悔,慧怡是咱们的女儿,我自然是想多考虑考虑,以免后憾。”

长公主听罢,心中越发的不是滋味,要不是自己当年看沈修杰那臭小子还好,也不会早早的就给女儿定下亲事,也许嬷嬷说的是,家中没个做主意的男主人还是不成。

这一次长公主难得没和大驸马争吵起来,而是默默的陪伴着丈夫吃了一顿家常便饭,出了东苑,关嬷嬷难掩急切的问道:“殿下,驸马的意思是?”

长公主看着远处滴血的落日,轻叹道:“再打听打听京城里有什么好的人家吧。”

关嬷嬷心凉了小半截,望着公主远去的背影,郡主到底是要失望了……

第二日早朝,皇帝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擢升大理寺卿,有人真心祝福,有人背后冷眼嘲讽,更有人满是心酸。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三皇子在气势上已经压倒了四皇子,看来嫡出的皇子并不多占便宜。

林致远看着手上的密函,微微愣神。送信来的东平侯府下人悄悄抬起眼皮儿,低声道:“来的时候世子交代,西南近来不太平,朝中有人劝谏陛下,请陛下早早定下和亲日限,世子请林大人多多保重。”

林致远笑着点了点头,一边将手上的密函凑到烛台边不紧不慢的烧了,一边问道:“你们世子的婚事处理的如何了?”

对方难掩尴尬,讪讪的说道:“世子知道大人一定会提及此事,便叫我老实的说了,侯爷和公主已经到了京城,将世子重重的杖责了一番,又亲自登门去了长公主那里赔罪。可不知怎么的,京城里就有了世子命相不好的传闻,公主是日日以泪洗面,家里乱成了一团。”

林致远哈哈大笑,笑得那沈家下人心里嘀咕,他们家世子都倒霉成这个样子了,林大人还能笑得这样畅怀?还自称是他们家世子的挚友呢。

林致远坏笑道:“这不正应了修杰的心意?”林致远从自己的抽屉里掏出个小小的锦盒,巴掌大小,“把这个给修杰,他见到了知道该怎么做。”

沈家下人结果东西,不动声色的掂量了一下,很轻,小锦盒嘛,能重到哪里去,好像里面还有滚动的声音,似乎是个球……

第322章 不祥的预感

十五这日天公作美,已经下了许久的细雨总算是停了下来,贾蔷的宅院里到处张灯结彩,内院廊下,十二盏宫灯排着顺序由老妈妈们挑着竹竿往上挂,倒也新鲜雅致。贴着花墙根一溜儿摆着六十六盆开的正艳的大牡丹,或是状元红,或是银红巧对,或是金玉交章……真可谓是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兀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有人欢喜,有人伤心,贾蔷的婚事正是一代新人旧人的时候,新人嘛,自然是典家的大娘子,旧人……除了龄官还能有谁?

龄官还不是过了明路的姨娘,自然不用回避这样的喜事,不但不用回避,反而要为贾蔷忙上忙下,这里面的辛酸又能告诉谁?

黛玉和迎春是作为贾蔷的长辈,自然接起了招待各家女眷的活计。幽州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几乎人人到场,谁不知道这个贾蔷是林大人的远房亲戚,谁不知道宫里面新晋封的元妃娘娘是他的同宗姑姑。就算不看在典家的面子上,也要想想这位新郎官背后的势力。

典家为了这个长女的出嫁也算是费尽了心思,贾蔷的院子本小,又是租赁来的,在这里成婚到底有些不好看,典家大爷一咬牙,和大太太商议,干脆将贾蔷宅院后身的一处三进院落也给买下来,两家一打通,倒是宽敞了许多,今后贾蔷待客也好看些。典家的管事将老爷的打算和贾蔷一说,贾蔷未语脸先红,连连怪自己思虑不周,委屈了大娘子,不过倒是安心的接受了未来岳家的厚礼。

黛玉等人忙了一早,总算前院传来消息说新娘子已经从典家大宅出来,请各位太太、姑娘们到前院去观礼,这表姐妹俩才能歇一歇。迎春笑道:“我那个时候成婚只顾得上紧张了,哪里知道家里人要费这样大的辛苦。”

黛玉拣了张靠着门口的雕花大椅坐了,一边往外张望一边笑道:“谁叫你是蔷哥儿的姑姑?不挑着最重的活,那典家的太太们看见了,心里岂能高兴。”

迎春忙笑道:“好个促狭的丫头,连着我和典家人一起打趣了,难道你就不是蔷哥儿的姑姑了?没道理咱们不干一样的活儿。待会儿那后面的新房里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