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 (第1/4页)

张云风摇了摇头,转身向窗外看去。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公孙绿萼已经和原来完全不一样了。这个过程太快,快的让张云风感到有些突兀,很不适应。

莫名其妙地感慨一番之后,张云风又说道:“既然如此,我这就动身了。那个叫容宽的家伙,你好好利用,别浪费了,也小心别被他骗了。”

说完这一句之后,张云风又回头看公孙绿萼一眼,然后转身出了茅屋,将几个小头目叫来,吩咐他们几句之后,就向谷外而去。

当他在谷外找到郭靖的小红马时,小红马兴奋地尥蹄欢嘶。它被放在这一个月了,好不容易才等到张云风回来,它怎么会不高兴?

张云风检查了一下已经破烂不堪的马鞍,再回想进谷时的情景,感觉好象不是过了一个月,而是过了一年!好在马鞍虽然残破,但还能用。重新紧了紧肚带马镫,张云风翻身上马,小红

叫了一声,象离弦之箭一般射了出去,直奔襄阳!

这一次回到襄阳,张云风不会再象以前一样,因为有蒙古大军将城池团团围住就进不去了。他回来之前,就先到了苍澜山庄的联络点,寄存了小红马,再用信鸽和城里的郭靖联系上。郭靖随即派了刘敢带着几个人,驾着滑翔伞越过蒙古大军的包围,和张云风在一个小山丘上汇合了。刘敢给张云风也带来了一个滑翔伞,趁蒙古人赶到之前,他们一起又飞回了城中,整个过程轻松愉快,让蒙古人只能徒呼奈何。

张云风一去月余,这一回来,众人欢聚不提。只说黄蓉,张云风一见面就发现她的肚子更显得大了,连走路都有些蹒跚了。郭靖等人担心她的身体,所以强令她放下所有的事情在家休息。张芙则带着一帮小姐妹,时刻围绕着她转,凡是她想做什么,都抢先做好。这可把黄蓉郁闷坏了,见张云风回来,这才高兴了一点。可张云风也没时间多陪她,只到家打了个转,就又去和郭靖他们商议军情了。

在襄阳北门的城楼上,郭靖召开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穆念慈,顾豫章等一干军中将领,也有英雄大会召集来的各路英豪的代表,也有黄老邪,杨铁心等老一辈的人。但最让张云风感到诧异的是,老顽童周伯通竟然也来了,开会的时候胡言乱语地乱出主意。直到瑛姑见他太丢人了,揪着他的耳朵把他揪回去,会议才能正常进行下去。

可惜,张云风即使回来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蒙古人把百姓混在军营间,让郭靖等人投鼠忌器,不但火箭不敢乱发了,连郭靖预先派出的一支专门截断蒙古人粮道的暗棋都没法用了。蒙古人已经残暴到了缺粮食就吃人肉的程度,如此一来,郭靖哪里还敢让他们缺粮?那样的话不是逼着蒙古人吃老百姓吗?

这样一来,不能大量消灭蒙古军的有生力量,他们就不会撤军。蒙古军一天不撤,就会有更多的百姓被他们抓来当炮灰。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襄阳城只怕是难以保全了。

商量来,商量去,众人最后只商量出两个办法。一是不顾忌百姓的伤亡,用所有可以用上的手段打击蒙古人。这样一来,百姓虽然难免要伤亡一些,可长痛不如短痛,彻底赶走蒙古人,比让他们在襄阳城肆意杀戮来的好。

这个提议一出,立即遭到了郭靖的强烈反对。在他看来,只要是无辜的人,就不能随意滥杀,不然还要军队干什么?宁肯多伤亡些军人,也要保全老百姓。

第二个办法,就是故意示弱,引蒙古人来攻。蒙古人攻打城池,向来是用老百姓在前面开路,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襄阳城中特殊的城门结构,将进到城中的老百姓和蒙古人都圈起来,然后宋军在四面的高墙上用弓箭逐一射杀蒙古人,然后救出百姓。

可这个办法也不是很稳妥,蒙古人也知道襄阳城门的特殊结构,必然会想办法破解。这一招用的多了,必然会给襄阳带来非常严重的威胁。一旦城门被占领,整个襄阳就都危险了。所以,这个办法属于下策。

可是最后,郭靖还是以他襄阳城主将的身份力排众议,拍板确定使这个下策。张云风见郭靖主意已定,也不好多劝,只能尽力安排的周详一些,力保城门不失。

第二天,襄阳守军开始实行示弱之策。蒙古人果然上当,驱赶着百姓攻城。郭靖下令四门大开,放百姓进城。等百姓和少量蒙古士卒进入瓮城之后,站在城墙上的宋军神射手立即箭如雨发,将蒙古士卒一一射死,将百姓解救了出来。

第三天,蒙古再度攻城,依然是驱赶百姓当先驱。郭靖照旧大开城门,放他们进入。只是这一次蒙古人也学乖了,竟然截留了一部分百姓在城门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