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惕之心。他现在就想知道李宽到底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会不会对他现在正在准备的今年秋天的科举考试有影响。

“这个,为父亦不知道,只是这楚王殿下此次出行已经差不多半个月了,却没有地方官员传来消息,看来是走的比较偏远了,这或许是一件好事情。我们没收到消息,也就意味着楚王殿下那边也很难获取到京城的消息,所以对接下来即将进入准备的计划有着很大的好处。”长孙无忌回答道。

就在长孙家父子在谈论的时候。立政殿中李二也在关注着李宽的动向。不同于长孙无忌的没有丝毫消息,李二却是知之甚详。

“陛下,楚王殿下现在正在清河崔氏的地盘上,已经流连了好几天了,每天就是带着侍女一同游山玩水,不知道楚王殿下想要做些什么。”暗一正在汇报着。

“你们没别发现吧?”李二点头示意知道了,然后追问道。

“这个。恐怕楚王殿下已经有所察觉!”暗一脑门上有些汗渍,作为大唐现在最高的武力高手。本已经达到了寒暑不侵的地步,但是却因为李二的一句短短问话就出了一头冷汗。主要还是因为李宽的表现。这个楚王殿下实在是让人看不透,或许现在的楚王殿下还不是他的对手,但是他的武艺进境和灵觉却都让暗一感到汗颜。

自从上一次在突厥王帐,暗一联合了另外一名高手一起对突厥的第一高手太上进行了围杀之后。他足足休养了三个月才恢复过来。但是恢复过来之后却见到了李宽这个小小的十三岁的孩童,以他的眼光,足以看清楚李宽现在的武艺高度,虽然没有见到李宽全力出手,却也能推测出不少的东西来,每天早晨起床晨练,那悠长的呼吸,还有一招一式演练的拳术都表明这个小皇子在无疑一途上已经到了登峰造级的地步。比起程知节,侯君集。刘弘基等军中一等一的悍将也不逊分毫的地步。而且那一套楚王殿下每天都要修炼的拳术,在此时的演练中已经完全展露出另一种峥嵘。

一招一式完全没有多余的动作,全是为了杀人而进行,每一招之间的变换都是针对着敌人的要害,只要中招必定失去战斗能力,只要打中,必定不死也去掉半条命。而这样的拳术暗一已经观察了十余年,甚至有些时候自己都会去模仿,效果非常不错,只是他毕竟是身体残缺之人,这刚猛无铸的拳术在他手中发挥出来的功效要弱上那么三分,而且还未得其间的精髓,更是只具其形,未具其神。

这一次李宽出京,暗一派人暗中盯梢,结果才出城不久,派出去的人就被发现了,甚至差点和李宽打了起来。暗一不得不换了人手,将百骑司现在最擅长隐匿的暗三换了过去,才能跟上李宽而不被发现。

“发现了么?也好,朕也想见识见识这隐秘的科学家的手段。暗一,你亲自去,暗中盯着这小子,他定然会有别的动作!”李二吩咐道。

“奴婢遵命!”暗一躬身退下。

………………

清河郡,位于现在的河,北省清,河县。这是一座不是非常大的城市,人口也不是非常多,比起长安来要萧条许多,但是这里却也是关中大地上最为富饶的区域了,在这里有着肥沃的农田,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种植着青翠的小麦。农人们辛勤地劳作着,一年下来种出的粮食却要上缴大半,不是上缴给朝廷,而是此地的大家族——清河崔氏。这片土地,在几百年来一直被这个家族盘踞,经营。现在俨然是一个国中之国。

数百年来,他们习惯的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土地,而不是朝廷的,因为不管是那个朝代当政,都需要拉拢他们,都会将这片土地划分给他们作为食邑。所以现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命令比起皇命都要管用。当然,这也是他们自己在心中想象的事儿,并不敢说出来。这个家族的底蕴深厚,且不说之前一代代出的那些高官名臣,就现在在李唐的朝堂之上,也有着很多的崔氏子弟,他们无不把持着一些实权部门,这也是他们的依仗之一。

可是现在崔氏的祠堂之中,崔家的现存辈分最高的几个老人,正坐在一起激烈的争论着。(未完待续。。)

第四章 公子留香

清河郡城,青青的房舍绵延着,低矮的房屋,小巧的院落,屋前屋后追逐打闹的孩童,笑呵呵的看着孩子们嬉戏的老人。一切显得都是那么的祥和,普通人家的喜怒哀乐,全都凝聚在其间。或许没有华丽的衣衫,没有富足的生活,但是他们却还是有着自己的幸福。不求高官显赫于诸侯,不求万贯家财,只要家人平安,那么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百姓就是如此的容易满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