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1/4页)

“是臣下无能,请主公恕罪。”藤堂高虎叩首道。

秀保不以为意地安慰道:“他兴许也知道,本家现在说什么不过是稳住他罢了,之后如果真的算起战功,并不会兑现这一百四十万知行。”

“那该如何是好,把这只老狮子放在九州,恐怕不能安心啊。”

“现在正是他左右逢源也是最为大意的时候,替我传话给小笠原忠清,抓紧时间招募兵士,但是对于任那国内的毛利和岛津方要绝对保密。”

“这点还请主公放心,那两家总共也就一千多人,而且全部分布在离岛上,本家在六郡的动向他们很难知晓,如今六郡常驻兵力两万,若是招募农兵,应该能在一个月内达到四万人,如此一来,九州可保无忧。主公若仍是不放心,臣觉得可以向明国借兵。毕竟他们的兵部尚书与您私交甚深。”

“这可万万使不得,”秀保决然地拒绝道:“日本的事情就由日本人自己解决,若是借助他国,难免落人口舌,兴许还会适得其反,有任那的四万军势,九州应该没问题了,忠清毕竟是武将,我需要给他配一个军师,小宫山晴胜跟随你学习兵法这么久,应该可以出师了,就把他派到泗川去吧。对了,听说大友义统身在大阪,可以抽个时间请来见一面。”(未完待续。。)

第二六九章 大友再兴

听闻秀保要召见大友义统,藤堂高虎甚为不解:“太阁殡天后,侍从便被解除了流放,目前确实正在大阪天满一带,不过他现在只是一介布衣,主公召他前来莫非有什么想法?”

“大友义统此人确实不值得高看,可大友氏在九州的威望却是我不能忽视的,虽说六年前因为在朝鲜逃跑而遭受改易,但丰后大友氏的余威尚分散在北九州,大友旧臣也是心怀旧主,甚至有人多次前往大阪劝说他返回丰后东山再起,他自己也曾多次求见我,不过却被我挡了回去,现在看来是时候好好利用一下了。”说着,秀保指向身前的日本地图,用手指在丰后一带画了个圈圈:“丰后一国石高四十二万,本来全为大友氏所有,现如今却是八家大名盘踞其中,最强的是中川秀成七万石,太田一吉六万五千石,以及细川忠兴的飞地六万石,最弱的木村清久不过一万石,尚有六万石知行为太阁藏入地,而当年王土奉还时,国东半岛的垣見一直以及竹中重利相继将领地交于本家,合计不过三万三千石,且半岛南面的熊谷直盛作为石田治部的妹婿一致不可交出领地,试图作为近江派在当地的一个桥头堡保持存在。因此,失去了大友家的强力支配,丰后已经变成了一盘散沙,坐拥丰前十八万石的黑田如水若是想趁火打劫,第一站肯定是那里,若是没有强有力的势力统合当地的势力,一开战便会迅速瓦解,因此,本家此刻确实需要大友义统,用他的名号来稳定局势,这样吧,待大友义统来后,你便以我的名义将国东半岛的三万三千石领地交于他。让他完成御家再兴,即刻启程返回丰后,这要越快越好,必须给他充足的时间召集大友旧臣,巩固地盘,在我看来,中川秀成、细川忠兴、太田一吉各是心怀鬼胎,不得不防。”

“三万三千石,就算他大友氏再怎么有能耐也敌不过黑天如水吧。”藤堂高虎对秀保的做法表示怀疑。

“单凭他一家之力确实做不到,况且我也没指望他有多大能耐。之所以这么做,是给黑田家提个醒,让他知道大友氏背后是本家的强大支撑,若是今后爆发冲突,他就要考虑清楚了,是向北走(毛利家)还是向南走(大友家),进军的方向决定了战后会有什么待遇。”

“您是想借此机会给黑田家暗示,表明本家对九州的态度?”

“没错,以此向他表明本家不会放任九州不顾。更不会任由他黑田家为所欲为。”说到这,秀保想起了另一件事:“对马的万关濑户开凿的怎么样了?”

“只要还要三个半月才能全线贯通,不过两侧的水寨基本上修建完毕,任那的驻军也移了大概两千人进去。五岛列岛那里也有一千五百人。”藤堂高虎作为万关濑户的普请奉行,最近也是频繁催促小田原忠清,让他尽快完工,可是对马地处离岛。风高浪急,开凿工作甚是不利,就算加紧赶工也要在年底方能完成。

秀保知道其中的困难。也不再对小笠原忠清多做苛求,他表示自己会尽量稳住上杉家,等一切准备就绪再考虑讨伐与否的问题。

然而,德川家康却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在庆长四年八月到十月间,他背着上杉家,煽动东北大名频繁向大阪举报上杉景胜修建城池、整军备战的消息,并且还策反了上杉家重臣,津川城城主,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