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1/4页)

古襄阳内河流过府衙,李严看着水位明显上升的河道对徐庶急切地道。

“不行。”徐庶摇摇头道:“这条内河就是用来疏通洪水,贯通城内的蓄洪池和储水巷的,若是堵住,护城河根本挡不住洪水,我们就会跟两年前下邳吕布一样的下场。”

徐庶一直担心在暴雨来临之前出什么意外,这时川军突然泄洪,徐庶眉头皱成一个川字,他不担心洪水,就算是暴雨到来也对古襄阳没多大用处,但是徐庶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阴谋,特别是川军这么早就泄洪。

死尸。

徐庶突然想到这一点,刘璋前些日不可能无缘无故猎杀动物,横尸于江,又倾倒那么多荆州军尸首,与禽兽尸首混杂,引起荆州众将的愤慨,纷纷要求出城迎战。

徐庶当时还以为是川军的激将之举,严令将领不得出城,为此还斩了两名将军。

而现在看来,显然不是那么回事,这些死尸必然随着洪水进入古襄阳城中。(未完待续。

第225章恐怖而死沉的光

第225章恐怖而死沉的光

腥臭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当混合着浓稠污血和腐烂死尸的河水,如泥浆一般翻卷着各种各样的微细菌推向古襄阳城,站岗的士兵掩住口鼻,百姓纷纷掩蔽门窗,街道上行人纷纷奔逃。////。。

一瞬间,让人无法呼吸的臭气遮蔽整个古襄阳城,翻腾的河水如一锅浓稠的骨头汤一般,一些百姓遮住口鼻向外看,看到那些浮起又沉下,在浪涛中翻滚的断肢腐头,满满填充于整个河道。

无法抗拒的视觉冲击力和近在咫尺并穿入体内的尸臭,百姓头晕,呕吐,晕倒。

站岗的士兵再也不能坚持,纷纷向墙壁后面逃窜,可是那些臭气无处不在,一想到河中的场景,哪怕只看到一眼,那些还有眼睛和鼻子被冲入浪花的画面,让这些城头杀敌的士兵也不禁全身酥软。

古襄阳的防洪措施非常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蓄洪池和引水渠,并且彼此连同,全部汇入内河,而现在内河河水暴涨,向蓄水池倒灌,腐臭的尸水顺着引水渠弥漫,走遍古襄阳每一个角落,将整个城池包围。

有了蓄水池的分流,内河河水上涨放缓,河水冲势慢慢减弱,两个时辰后,河水的流速接近正常。

“骨头汤”缓缓流淌,混合了大量动物死尸之后,流速变得更加缓慢,在内城中堆积,腐烂,浸泡了几十天的数万具尸体,被浪流掩盖的气味完全散发出来,腐臭弥漫整个内城。。

这样的气息令人窒息,而它最大的杀伤力,在于人们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散发出来的气味,无论是百姓还是士兵,都充满了恐惧。

腐臭无孔不入,避无可避,杀伤力远超人们的想象,几乎就在河水流速放缓的一个时辰内,许多抵抗力弱的老年百姓,窒息晕厥,死亡。

那些活着的人,用湿润的布捂住口鼻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无论躲到哪,都避不开臭味从七窍入体,头昏脑涨,焦躁不安。

时间慢慢过去,川军开始使用前些日搜集起来的清水,煮沸饮用,营地里洒满了草木灰,不再攻城,而是在山丘上,哨楼上,静静地看着黑夜降临在古襄阳。

而对于城内的荆州军民,度日如年,经历着人间最惨痛的炼狱,在腐臭弥漫的情况下,生计已经完全停止,无法睡觉,无法饮食,满脑子都是河流中那些尸体的印象,许多人开始生病,身体虚弱。

而对于那些健壮一些,抵抗力强一些的年轻人来说,现在最大的威胁还不是疾病,不是周围臭气,而是没有饮用水。

古襄阳的特殊结构,让尸水可以弥漫每一个城区,每一个院落,而那些与河水分开的井水,也逃不过尸水的渗透,已经许多百姓和士兵,因为饮用了被尸水污染的井水而生病,而这种病比那些窒息和虚弱恐怖得多。

因为饮水生病的百姓开始冒虚汗,额头滚烫,四肢抽搐,谁都明白这是什么病,瘟疫的梦靥与周围的尸气一起缠绕着襄阳城,人们再也不敢饮用那些水,可是这样一来,古襄阳再也没有一滴水可用。

短短三天,大量的百姓和士兵死亡和晕厥,那些晕厥的,再也不可能醒来。

街道,屋内,花园,到处都是尸体,不分贵贱,不分贫富,只看谁先抵挡不住,就成为下一个。

幸存下来的人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避难所,古襄阳几乎家家都有地窖,这是幸运的地方,但是地窖也只是让他们拖延得久一点,没有干净的水,死亡一直在他们头上盘旋,如果不幸周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