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马钧向许靖拜了一礼,话锋一转,向众人道:“要说大秦人的冶炼技术比我们高超,实乃谬论,先不说春秋铸剑大师欧冶子铸造的名剑,就说当世三把神兵,曹贼的倚天剑传闻削铁如泥,据说萧姑娘的白玉剑也一剑斩断了刺客利剑,这绝非这把大秦短剑可比。

要说盔甲,这环甲好虽好,软丝甲更是精巧,但是其精妙不如我朝金缕玉衣,防护不如我锁子甲,我们的锁子甲可远比这件锁子甲更加精巧,软丝甲比主公身上那件娥蚕丝甲如何?那环甲光靠遮蔽全身就高超吗?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锁子甲做成全身防护的。”

“哈哈哈。”群臣哈哈大笑,连连点头,只觉得比过了蛮夷的盔甲大为解气,许靖也不无得意地看着曲溪。

曲溪感受到压力,向刘璋一拜道:“曲溪孤陋寡闻,失言了,还请大人恕罪。”

刘璋自然知道马钧那样说的用意,从马钧的表情和语气神态也看得出来,马钧是很佩服这三副盔甲和兵器的工艺的。

刘璋走下来,再看了一遍三副铠甲和短剑,朗声道:“马钧说得不错,我汉人的冶炼技术岂是蛮夷可比,或许还有人有疑问,那为何我们的士兵没有这么精良的铠甲和短剑?

我来告诉大家,大秦军团的人数,远远少于我大汉,他们当然可以精益求精,我们动辄数万数十万人出动,当然不能具具铠甲考究。”

ps:#暴君刘璋#感谢傲霸殇,果果大的打赏

第273章哥哥刘瑁,五溪阴云

“要说到战力,我可以告诉大家,被我们大汉军队打败的匈奴人,已经与大秦军队作战,并且击败了他们多次,正在向大秦腹地挺进。

被我们打败的匈奴人都能击败他们,更何况是我们大汉军队?”

刘璋扫了一眼周围将士,沉声道:“所以打仗,靠的不是铠甲优良,刀剑锋利,靠的是将军和士兵的战斗意志,只要我们川军有必胜之心,奋勇力战,必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汉军威武,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周围站岗的士兵吼起来,文官也交头接耳,俱有得色,法正站在上首含笑看着,心里很奇怪自己这个主公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

要知道,刘璋做了六年州牧,就没出过成都一步,连州牧府都没出过,现在却似乎对大秦国了如指掌。

再加上印刷术椅子桌子麻将扑克等,法正是越来越奇怪了。

刘璋当然不会认为士兵意志决定一切,在冷兵器时代,士兵意志占了战力的绝大部分,但是绝不是全部,护甲和武器同样重要。

只是鼓舞士兵嘛,当然越唯心主义越好。

匈奴人真正击败罗马人是一百多年后的事,但是现在的确匈奴人正在向欧洲迁移,所以刘璋这样说,也不算过错。

汉人都有中央思想,刘璋犯不着找麻烦,所以说些迎合的话,要是自己去夸罗马人的东西如何如何厉害。肯定会被一致声讨,自己犯不着。

按照许多史学家的分析。大汉是同时期最强的国家,这一点刘璋是赞同的,但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整体强并不代表样样都强,何况一个帝国的崛起,必然有他的原因,罗马可是一个数百年的大帝国,不可能没有他的生存之道的。

曲溪有些尴尬。连刘璋也这样说了,好像就自己一个人是汉奸一样,听着周围将士的呼号,文臣窃语,走也走不得,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刘璋笑道:“曲公子,不管怎么说。你进献这盔甲和短剑,都是有心于我川军,不过如果要我川军装备这些,恐怕不太现实,这些东西虽然精良,可是都非常昂贵。除了这种锁子甲,比我们的锁子甲便宜,比鱼鳞甲精良,倒是可以少许装备,至于其他的嘛。”

刘璋摇了摇头。表示不会向曲溪采买这些装备。

“大人误会了。”曲溪拜道:“曲溪进献这些,并不是要侯爷采买这些盔甲兵刃。纯属是进献给侯爷,如果我川军有财力则造之,若没有财力,曲溪有一法,或可让侯爷能够用更小的代价,让川军士兵穿上这些盔甲,用上这些利剑。”

“哦?什么办法?”刘璋好奇问道。

曲溪整了整衣袍,作势欲下跪,就在这时,礼宾大声宣道:“成都尹家公子尹柏,有重礼送上。”

曲溪眉头一皱:“这家伙又来抬杠了么?”

接着就看见尹大汉器宇轩昂地走了进来,手一挥,两名家丁端上两个红布盖着的盘子,红布一掀,都是黄灿灿的金子。

“草民拜见皇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