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1/4页)

王甫愣了一下,瞬间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其他人也都惊讶地望着周不疑,周不疑表情很淡。

王甫脸上阴晴变幻。挣扎半响,沉声道:“请周公子放心,关键时刻,王甫……王甫会知道该怎么做。”

周不疑轻轻点头,这已经是他能做的全部了,刘璋一死,周不疑已经不对荆益抱任何希望。哪怕刘循看起来也算有明主之风,可是毕竟六岁,就算这次平叛成功,刘循与曹操孙权为敌,也延续不了刘璋的事业,迟早败亡。

刘循是不可能完成刘璋留下来的大业的。就算他有心也无力,这才是周不疑一直不愿出主意的真正原因。

“今日自己做的,就当是对刘璋报恩,也当是对得起刘循的信任吧。”周不疑叹了一声,前途未卜。带上一些随身物品,在叛军没有合围的地方。下城去了。

…………

三日过去,周不疑没出现,他说的援兵更是影子也没有,而在这三天之内,内城经历了极大的考验,三万多叛军一拥而上,洪浪滔天,川军士兵阵亡两千多人,剩下的大半受伤,发动起来的青壮也死了不少。

叛军两次攻入内城,一次被城内的军队利用第二道防线的武器迅速击溃,第二次叛军冲进城门,冲城车冲开城门,却看到一头大象拴在城门口。

这头大象正是尹柏进献给刘循的生日礼物。

大象绑在城门口,被叛军一冲,暴怒异常,在原地跳起了罗圈舞,叛军无法大规模杀入城内,城内军队迅速组织全面反击,歼灭了城头的叛军,再次打退叛军进攻。

那头大象被叛军生生砍成重伤,最后不支倒地。

两次叛军被打退,这已经是城内守备的极限了,如果叛军再进攻,内城恐怕一天都守不住,黄权亲自上城督战,刘循和黄玥也来到城头鼓舞士气,俱是一副焦虑之色。

黄昏,夕阳如血。

“夫人,你有孕在身,还是下去歇着吧,这城头流矢乱飞,到处是血腥之气,动了胎气可如何是好?”王甫劝黄玥道。

黄玥掌着刘循的肩膀,惨淡地笑笑:“就算我下去了,又如何能安心歇着,还不如站在这里,心里踏实一些。”

黄玥看了刘循一眼,有些话自己没说,这几天,刘循表现得都很坚强,可是黄玥知道,刘循骨子里是一个仁善的孩子,这样的环境,不但让他不习惯,也会带给他害怕,毕竟,他才六岁。

自己陪在他身边,也让他稍稍安心一些。

“来人,给夫人端一把椅子来。”王甫喊道。

“不用。”黄玥慌忙阻止,看了一眼周围满脸血糊而疲惫的士兵:“大家都在血战,我站着算什么?”

黄权巡视完城防,走过来对王甫道:“王大人,看了一下,将士们士气都还好,就是伤员太多,情况不太妙啊。”

“还能守住两天吗?”王甫问道,根据周不疑分析,张任最快两天后赶到。

黄权苦笑一下:“别说两天,如果叛军连夜发起攻击,今夜就得失守,只能希望周不疑的援兵出现了。”

“周不疑,他怕是早就溜走了吧。”一个官员道。

另一个官员道:“就是,周不疑一个小滑头,他哪里有援兵,整个成都,内城以外还有我们的兵马吗?他分明是趁机逃跑。”

“就是,就是。”一群官员附和,都有不愤之色。

“我相信不疑哥哥会来的。”刘循望着远方坚定地说道,黄玥摸了一下他的头。

刘循都这样说了,其他官员也无话可说,不过心里都压根不相信周不疑会傻乎乎地回来,更别说请回什么援兵。

黄权叹息一声,不管周不疑来不来,自己都只能尽量守住城池,自己别无选择,转对王甫道:“看来只能孤注一掷了,王大人。你负责安排一下,内城现在只做两件事。做饭和守城,女人做饭,男人守城,把所有男人都发动起来,填补守城空缺,但愿能多支撑些时候吧。”

“是。”王甫答应一声下去了,黄权叹口气,即使如此。恐怕也支撑不到明天中午,“周不疑,你到底在哪里。”

夜晚,城墙阁楼之内,依周不疑的定计,官员们被安排在此处,不处理任何政务。只管吃和睡。也无士兵看守。

夜风吹拂,一个官员幽幽道:“早知道我也像周不疑那样,说去请什么援兵,自己先跑了,我们现在在这里算什么事啊。”

“就是。”另一个官员道:“叛军还没围城时,本来有机会离开。只要我能离开,一定去请援兵打回成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