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 (第1/4页)

椒蚓��幌氲椒蚓�团扇死戳耍�婧谩!�

刘璋搂过萧芙蓉:“那蓉儿是不是想和玥儿或者洺儿打一架啊?”

“想啊,可是她们谁打得过我,哼。”

刘璋呵呵一笑。

萧芙蓉道:“看不出来呢,雀儿还挺厉害,宝儿妹妹打不过,花孩儿就说她是巫溪首领的女儿,比雀儿高贵,银月洞的人就马上说银月洞首领卓玛拉依已经认了雀儿做干女儿,后来又比巫溪和银月洞谁人多,谁更厉害,出了多少猛将,真热闹……”

萧芙蓉一点点说着,刘璋也没听清什么,只是搂着她,看着远处的景色,脑中一片空灵。

“报。”不知过了多久,一名士兵艰难爬上青山,跑来向刘璋禀告:“禀报主公,外面有两个光头闯山,说是和尚。”

“和尚?闯山?”刘璋疑惑,这时的佛教早已传入,但是大汉百姓还没有处于极度的苦难之中,没有特别需要自慰的精神信仰,还只在上层流行,下面的人基本不知道和尚是什么玩意。

“哦,他们没有动手,只是絮絮叨叨不停,说我们不放他们进来,就是阻碍光大佛法,对不起天下百姓,还什么普度众生之类的,说了一大堆,守山士兵实在受不了,主公又有令不能乱杀人,所以为难。”

“走,看看去,我还没见过和尚呢。”

刘璋拉起萧芙蓉的手,在耳边小声道:“带你看看一群不成亲的人。”

“那不断子绝孙了吗?”

刘璋带着萧芙蓉走下山,现在左右无事,而且和尚不是从玉门关来,而是从南荒来,肯定是走西南古道,说不定还能有些开通丝路的建议。

“阿弥陀佛,施主你就让我进去吧,我们真的没有恶意。”

“你才是世族,我家上数十代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光头,你可不要血口喷人。”

山门口站岗士兵正被一大一小两个和尚纠缠,大和尚四五十岁,小和尚十七八岁,一身破烂,身形枯瘦,小和尚那弱身板,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一般。

两个和尚进不来也急,士兵被纠缠的也急。

“施主,农民也在我佛普渡之列,我佛不分高低贵贱,芸芸众生,皆能上西天……”

“你说什么?污蔑我是世族,还咒我上西天,死秃驴,你再胡说八道,我可揍你了。”士兵被气的七窍生烟。

刘璋走上前,对两个和尚施了一个佛礼:“般若波罗蜜。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阿弥陀佛。”

两个和尚突然瞪大眼睛看着刘璋,满脸不可思议,愣了数秒,仿佛疯狂了,一下就要扑过来,士兵吓了一跳。

“唰唰唰。”

十几名士兵一齐拔刀,将两个和尚拦了下来。那大和尚不顾面前刀锋,惊讶对刘璋道:“施主,你知道我佛般若经法旨,天,长青。看到了吗?我们竟然如此好运,真是佛祖眷顾啊。”

刘璋淡淡一笑,莫测高深,他说这句话的确出自大藏经中的般若经汉人译文,目的是测一下这两和尚是真和尚还是假和尚,自己之所以能记住这句话,是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武侠电视剧经常念叨。二是因为这句话后面就是,最经典的句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现在看来这两个和尚不像骗人的,就算骗人也花了些功夫。

“你们为何到此,为何要进山?”刘璋问道。

“特来拜佛。”

“这深山老林哪里来的佛?”

“那。”

小和尚指着山顶,刘璋顺着小和尚指的方向望过去。果然有一座黑塔耸立在山巅,和佛塔差不多。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供奉佛像的。

“好了,放他们进去,两位大师恕我的士兵无礼之罪。”

士兵撤开兵器,不管佛教的教义是好是坏,但这些远来传道的苦行僧,一般都是善良和有理想的,自己没必要为难他们。

“阿弥陀佛,施主。”大和尚向刘璋拜了一礼:“幸好得到佛塔的指引,让我们遇到了施主你,这一定是佛的旨意,施主对我佛教经典涉猎,你的这些士兵并没有像我们路上碰到的其他部族一般,对我们刀剑相加。

从他们的善良,我看到了施主的善良,既然佛让我们在此遇到您,您一定能帮助我们在遥远的国度光大佛法,普渡众生。”

士兵们听到和尚夸刘璋善良,都瞪着眼睛。

刘璋听出了和尚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我看你势力很大,又是有缘人,请你帮我们传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