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部分 (第1/4页)

对刘璋做一些布置。”

“我大军远在河北,如何布置?”曹操问道。

荀彧道:“法正带三万荆州精锐出青泥隘口,牵制关中刘备军,属下建议,立即发令宛城张辽,武关夏侯渊夏侯惇兄弟,佯动于宛城,牵制法正,减轻刘备军关中的压力。

另外我们可以将刘备到手的地盘封给他,可以封刘备为凉州刺史,兼领三辅之地,封凉侯,拜车骑将军。”

“如此甚好。”曹操大喜:“有刘备在雍凉撑着,两败俱伤,待我军定鼎河北,挥军南下,当摧枯拉朽,一统天下。”

“主公英明。”群臣叩拜,声震大殿。

………………

川军二十万大军齐聚汉中,西羌十万军队,与韩遂三万西凉军蓄势待发。

刘备军紧张不已,本来还准备率军消灭氐人首领折兰英,小盘山北宫止,听到川军到来,急忙派孙乾简雍前往氐人北地大营,北宫止的小盘山,与折兰英北宫止结盟。

刘备受封凉侯,领西凉刺史,兼领三辅之地,拜车骑将军,封赏了讨伐韩遂的功臣后,立即率领大军南下。

吱呀的车轮声在干燥的荒原上压抑地响着,刘备诸葛亮坐在车中谈论战况。

“主公,这次刘璋北伐,看似来势汹汹,实则外强中干。”

诸葛亮云淡风轻,本来刘备对刘璋进犯,忧虑很重,这时看到诸葛亮成竹在胸,心下大定。

“首先是法正,三万荆州精锐,要过青泥隘口就难,更别说还有曹军张辽,夏侯兄弟骚扰,留守长安的关将军,只需少量兵力,就可让法正难以北犯。

然后是刘璋的三十万大军,这三十万大军,犯了几条致命错误,少谋主,骑战生疏,粮草匮乏。

无论哪一条,都可让川军大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优势骑兵,与川军对抗,立于不败之地,就算不胜,我们也可以拖到川军粮草耗尽,所以这一战,我们还没打,川军就已经败了。”

“先生一言,醍醐灌顶,只是我不明白。”刘备皱眉道:“既然先生能看出川军必败无疑,难道刘璋一点没有察觉吗?竟然不顾法正和手下文武劝阻,执意北伐,刘璋一意孤行至厮,当真可怕。”

“主公。”诸葛亮长出一口气:“刘璋不是一意孤行,是此人胸有大志,可惜天妒枭雄,刘璋,只剩下一年寿命了。”

“原来如此。”刘备吸一口气:“看来刘璋是趁着这一年,为他儿子打下一个足够的基础,此人当真见识高远,可是竟然拿我们开刀。”

诸葛亮笑笑:“主公慧眼,我在成都观察过其长子刘循,刘循小小年纪,好学成性,在神童周不疑教导下,才能更是出类拔萃,治理一方,绝不成问题,假以时日,就算治理一国,也未必不能。

但是其才非乱世之才,川军有此人执掌,我军无忧。”

第456章张飞对黄忠

诸葛亮笑笑:“主公慧眼,我在成都观察过其长子刘循,刘循小小年纪,好学成性,在神童周不疑教导下,才能更是出类拔萃,治理一方,绝不成问题,假以时日,就算治理一国,也未必不能。

但是其才非乱世之才,川军有此人执掌,我军无忧。

这次刘璋拿我们开刀,虽是不幸,不幸中也有大幸,只要我们击败刘璋,川军元气大伤,刘璋只能接受我们的刘氏结盟,剿灭异姓诸侯的策略。

若刘璋身死,剩下刘循,我敢断言,在刘循有生之年,川军与我凉军,都会永结盟好,我军可放心东征,迎驾天子,还于旧都,主公大业可成。”

“孔明真是眼光长远,大战未开,已经料定今后数十年,我得孔明,真是如鱼得水,何愁汉室不兴。”

诸葛亮笑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过眼光再远,也得先解决当下。刘璋三十万大军进犯,决不可小觑。我们必须全力迎敌,主公你看。”

诸葛亮拿出地图:“这里是陈仓,这里是天水,再后面是渭水,街亭。

祁山险塞,刘璋若要全面攻伐我凉军,不可能以汉中为桥头堡,必找一处根基所在,作为粮草和军械周转之地。

而出汉中之后,唯一能做周转之地的,便是这里,天水。

要到天水,可以从西羌草原出兵,西羌十万骑兵,加上韩遂三万骑兵,规模庞大,但是天水附近多豪族,豪族对刘璋恨之入骨。

羌兵不善攻城,我们又有豪族支持。我军只需派出五万步兵在天水一带布防,十三万骑兵绝对攻不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