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 (第1/3页)

“月英。”诸葛亮站起来;黄月英停下脚步。

“你还记得那年黄花时节;月光褪去铅华;繁华落尽;当落英擦过我的指尖。是否也触摸到你的温度。”

赵云和凉军士兵都奇怪诸葛亮为什么说出这么“文绉绉”的话;诸葛亮虽是一个文人;却爽朗大气;从来不作妇人之态。这句话出自他口;凉军士兵感觉不真实。若不是亲耳听到;别人转述;没人会相信是诸葛亮说的。

除了虎子以外;川军士兵窃窃偷笑起来;抬起眼皮看着诸葛亮满是谐谑;不时传来低低的私语之声;虽然听不见;可是谁都知道诸葛亮被取消了。

但是诸葛亮毫不在乎;只是盯着黄月英的背影。

诸葛亮这辈子洒脱不羁;唯有两个羁绊;一是家族;二是黄月英;前者是亘古不变的世俗;自己无力反抗;也似乎没想过反抗。

后者;自己心甘情愿被束缚。

黄月英一动不动地站在对面;背对着诸葛亮;赵云看到诸葛亮的五指缓缓掐进手心。

自诸葛亮出任凉军军师;赵云是担任最多护卫责任的将领;也是与诸葛亮最亲密的将领;从来都只见到诸葛亮谈笑风生;洒脱不羁;对一切都了如指掌;诸葛亮指点江山的神态早已在赵云心中根深蒂固。

可是赵云这一刻明显感觉到;诸葛亮;紧张了。

如果黄月英对这句十五岁时;与自己堕时的话语;毫无感觉;那两个人就真的陌生了;一切的情感都成了曾经;从此以后;只是敌人。

眼睁睁看着爱变成仇;诸葛亮难以接受;无法接受;不敢接受。

黄月英没有动;低着头;似乎在思考什么;似乎在犹豫;诸葛亮心底慢慢升起希望。

虽然诸葛亮并不知道黄月英是因为师命投靠刘璋;但是诸葛亮知道黄月英投靠刘璋;绝不是因为个人感情。

也就是说;两人各为其主;是敌人;但是私下;黄月英还是对自己有感情的;还是自己未婚妻。

只要这样;诸葛亮就觉得够了;不管大战的结果如何;哪怕两人有一人身死;诸葛亮也觉得没有遗憾。

而黄月英的犹豫;正好说明这一点;她对自己还是有牵挂的。

“你还记得那年黄花时节;月光褪去铅华;繁华落尽;当落英擦过我的指尖;是否也触摸到你的温度。”

这句堕时的话;她还记得;两人并不是那么陌生。

黄月英转过来;诸葛亮突然心里一凉;黄月英的面容没有丝毫变化;看着诸葛亮;轻声道:“孔明;把婚书退给我吧。”

“把婚书退给我吧。”七个字;语气平淡;却像一记重锤击中了诸葛亮的心脏;脑袋“嗡”的一声;只感觉天旋地转。

“军师。”赵云连忙扶住诸葛亮。

黄月英静静地看着诸葛亮;诸葛亮在赵云的搀扶下;勉强稳了稳身体。

“月英;你说什么?”

黄月英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天;看向诸葛亮:“孔明。事到如今;我们已经不可能了;把婚书退给我吧;这样;无论大战谁胜谁负。谁生谁死。都没有顾忌。”

“月英;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公事和私事混为一谈;我们各为其主;对阵沙场。难道就因为这样;我们连感情也要抛弃吗?我与我兄;叔父;堂兄;各投一方。难道我们也要割弃亲情吗?”

诸葛亮大声吼道;情绪激动;赵云英伟的眉毛紧皱。

黄月英静静地看着诸葛亮:“孔明;你不用与你的亲人割舍亲情;因为你们的亲情还在;但是;我们真的不可能了;如果我对你有感情;我不会要那一纸婚书。

孔明。或许;如果当初的婚礼;你没有离开隆中;我嫁给你了;哪怕我还是投效主公。我也是你的妻子。

可是事情没有如果;我现在明白了;当初我对你的好感;真的只是友谊而已。如果我遇不到一个自己爱的人;找一个兴趣相投体贴我照顾我的友人成婚。是我最好的选择。

可是你毕竟离开了;我赶到隆中的时候;只剩下草庐的灰烬;到如今;以前那种盲目的好感越来越清晰;那只是友谊;这份友谊;我至今保留着。

孔明;不管我们是否敌对;不管你杀了我;还是我杀了你;我;黄月英;都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可是仅仅是朋友;把婚书退给我吧。”

当带着千头万绪来见诸葛亮;却发现心境平静如水时;黄月英已经确认了心中对诸葛亮的感情。

其实;自己又何曾真的在诸葛亮面前动心过;自己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