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 (第1/4页)

“主公。”黄月英喝了一口茶道:“现在荆州危机解除,北方,我们与曹军对峙颖水,南方,我们对江东保持绝对优势,我们需要立刻决定下一步做什么。”

“我的意思是,北方先守颖水一线,全力拿下江东,然后从江东北上叩合肥寿春,再从许昌进攻颖水,东西夹击曹操,必能将曹操逼退黄河以北。”

刘璋叫黄月英回来,就是要想商量川军方向的,原是进是守,各有利弊,刘璋拿不定主意。可是回到许昌后,听到卫温拿下了建业,刘璋当真大喜过望。

如今江东遭遇重创,川军还攻下了一个桥头堡,拿下江东变得简单了太多。

黄月英沉思了一会,抬起头道:“主公,这个策略有三点需要解决,第一,拿下江东可能,但是要从江东北上叩合肥寿春,恐怕至少要等五年,甚至十年。”

刘璋皱眉。

黄月英道:“江东,明面上的实力就是几万步军,几万水军,与我们和曹操动辄几十万大军相比,实在不够看,但是江东的实力真的这个样子吗?肯定不是。

江东的富裕都在民间,都在世族手中,而不是孙权手中,我们现在如果以建业为基点,攻击江东会很容易,可是必然面对的是江东世家的全力抵挡,我相信哪怕江东步军全军覆没,这股力量也是很可怕的。

当然,世族爆发的力量再可怕,也不可能真的挡住我川军步伐,我相信我还是能为主公平了江东,但是平了江东后,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忍受世族的阴奉阳违,慢慢梳理,或移民,或感化。

但是这样旷日持久,江东盘根错节的世族力量非常庞大,必然需要驻扎重兵在江东,根不可能北上寿春。

第二,全部屠戮一空,这也就意味着江东民生将彻底凋敝,这比我们当初荆益二州屠杀后,后果还要严重,因为江东九成的财富都掌握在那小半成的人手中,没有几年时间是不可能恢复的。

在这期间,我们需要从荆益二州,千里迢迢运输粮食来滋养江东,更别说是北上寿春。

所以从江东北上寿春根完全不可能,至少是可能性非常渺茫。

要克服的第二个困难,就是主公说的守许昌,许昌城内的世族可谓天下最密集,和攻下江东一样,我们要想守许昌,那就必须驻扎重兵。

而且许昌坐落豫州腹心,曹军完全可以绕过颖水,从虎牢关西进绕袭许昌,再有许昌内部的不稳定,主公,我们需要多少兵马才守得住许昌?”

第615章本来不想那么坏

“第三个要克服的困难,主公,我们没有粮食了,现在关中的恢复都需要许昌前线往回运粮了,更别说支撑大军继续进军,南下江东,灭亡江东,要的可是大量的粮食。

我们现在无论进攻曹操,还是孙权,都必须加征税收,这叫涸泽而渔,月英是不赞成的。”

刘璋思索了一会,对黄月英道:“月英,你说这些困难,我都考虑过,但是月英应该知道,现在中原和北方的世族已经完全支持曹操了,可谓是倾家荡产支援曹军。

现在曹军还在组建新兵,曹操实力也还在最低谷,我们如果不趁机攻击,我怕以后曹操继续坐大。

还有江东,我们好不容易夺下建业,可以直接陆路攻击江东,战机可谓千古难觅,如果拖延下去,我们不可能保留建业这一块飞地,只能撤退,再找到这样一块地方就难了。”

“主公说得很对,江东,主要就是水军,曹操,现在正是最虚弱的时候,表面看起来现在无论战曹操和战孙权,都是很好的战机。

但是月英觉得,我们冒太多险了,第一我们加征粮草,是透支民心,第二远征江东,实际上是去拿一个包袱,而我们已经背了许昌一个包袱。

月英觉得,有时候退一步,必定海阔天空。”

“退一步?”刘璋疑惑。

“主公,现在进攻江东,主要有利条件就是我们有建业一个登陆点,主要不利条件,就是世族的爆发力很强,对吗?

可是月英觉得,我们不用打。就能保留有利条件,去除不利条件。”

“什么意思?”刘璋问道。

“没有其他的,谈判,保留我们的有利条件,并削弱江东世族实力。有时候战争未必比谈判有效,主公。”

黄月英郑重对刘璋道:“月英向你保证,如果谈判下来,不能达到保留有利条件,去除不利因素。月英必率军东进,荡平江东。”

“不用保证,我相信你。”刘璋说道:“那曹操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