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部分 (第1/4页)

,或许会过的好一点。

江风吹上面颊,刘璋想起这些事就觉得阵阵头晕,看来当初华佗用针灸给自己压制病痛,就要到极限了。

那时候华佗说过,如果自己再严重发病的时候,就是自己的最后时刻。

“也不知杜微的药有没有用,不过听天由命吧。”刘璋自嘲地笑笑,反正川军即将进入休养生息,或许自己等不到川军重新迈出铁蹄的那天。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孙权是否识时务的基础上。

…………………………

长安,在刘璋率军南下的同时,伏寿和其他所有川军重要人物一起,从许昌来到了长安。

今天是伏寿以摄政皇后上朝的第一天,但是基没她什么事,伏寿也有做傀儡的自觉,从头到尾说的话寥寥无几,刘循周不疑要做什么,都没发表过评论。

朝议结束以后,伏寿立即到了后堂,拿出画架开始画画,还是那一副《山河破碎图》,刘璋和曹操一样,还是在她身边布了沿线,没什么不同。

可是现在的伏寿,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迫切想要恢复汉室的,刘协都死了,怎么恢复?难道刘璋不是皇室?

以前恢复汉室也是想自己能自由,可是现在自由了又有什么用?

基的素材已经被伏寿描摹出来,现在是最重融合这些素材,画出整副的《山河破碎图》。

在皇宫干净的地毯上,铺了很宽的白纸,伏寿娟着身子仔细描摹着每一处,这时画着《山河破碎图》,和当初一样的平静,可是平静的性质已经完全不同。

当初画图的时候,刘璋在身边,伏寿感觉很惬意和温馨,想起和刘璋一起逛没人的长安街道,找屋檐避雨,还有破败四合院那一晚……

伏寿没有再想下去,这一刻伏寿的平静,完全是因为心灰意冷。

她答应刘璋摄政,并不只是因为孩子,只有伏寿知道,她终于懂得了刘璋,终于懂得了刘璋为了大业,可以做出的牺牲,那是一种不顾一切的牺牲。

以前因为牺牲的都与自己无关,所以伏寿很钦佩刘璋,可是这次,伏家被满门诛灭。

哪怕伏寿不喜欢世族,更讨厌父亲最后留给自己的嘴脸,但是毕竟自己是出身伏家。

当初刘璋为了贯彻新政,诛杀了四十多万世族,甚至落下了不治之症,当伏寿从长安开始,看到刘璋为大业和理想付出的一切,伏寿不止一次的感动。

当看到刘璋被病痛折磨,伏寿比刘璋还要揪心,甚至愿意用贞洁和身体去安慰刘璋,哪怕之后自己已经打算自杀来恕自己的罪。

第623章江上谈判

这一切都是因为伏寿觉得刘璋为了新政,改变这个腐烂的朝代,付出了一切,所以自己也甘愿为刘璋付出,甚至去死。◎◎

但是直到伏家被诛灭,伏寿才发现,自己以前对刘璋纯粹的感情,不过是因为刘璋舍弃的与自己无关而已。

而这次在许昌,刘璋舍弃的是自己的家族,是自己所有的亲人。

刘璋还是那个刘璋,还是那个为了新政不顾一切的人,可是自己已经不是当初长安画《山河破碎图》,和刘璋一起躲雨的伏寿。

自己无法对伏家的灭亡无动于衷。

所以伏寿哭了一天一夜,而伏寿之所以最终答应了刘璋的条件,是因为伏寿的理智告诉她,刘璋将伏家诛灭,和诛灭其他世族一样,没有区别。

自己能够对刘璋诛灭其他家族钦佩,难道就因为伏家是自己的家族,就觉得刘璋不对吗?

理智告诉伏寿,刘璋从来没变过,心境变化的是自己。

可是理智归理智,谁能完全摆脱感性?除非伏寿是一个冷血的女人。

哪怕理智无数次告诉自己,或许从伏家和川军作对那一刻起,刘璋和伏家就只能存在一方,说一句不共戴天绝不为过。

许昌屠杀是注定好了的,伏家覆灭也是从诱伏川军那一刻注定好的。

可是伏寿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毫无保留的对刘璋好,哪怕是刘协的死,也没让伏寿这样绝望。

“摄政也好,做了皇太后,我与他就没什么瓜葛了吧。”伏寿默默想着,可是伏寿一想到刘璋的病。还是感觉心在波动,只是自己刻意去忽略了而已。

…………

川军快舰向江东军传讯,要求孙权前往刘璋的船只上谈判,而且刘璋的大船不会脱离川军水军的攻击范围。

这完全是一种以上临下的威胁,让江东的文武,特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