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部分 (第1/4页)

“第二个,父亲称王,冲儿在这里给两位先生带话,我父亲说了,他此生不会有叛汉篡帝之心,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

我父亲说他以前青年时期,一生的最大梦想就是当个征西将军,为大汉荡除胡寇,要不是川军坐大,父亲不得不发动关中之战,肯定击灭乌桓,击败鲜卑,连匈奴也会完全掌控,而不是现在这样给他们一块地,任他们放牧。

现在父亲已经是魏王,人臣已极,父亲说,人这辈子不能太贪心,贪心的人是自取其祸,王爵,够了。

大汉祖制,异姓不得封王,父亲称王,不管有没有更进一步的心思,那都是背叛汉家法度,两位先生忠心汉室,不满也是正常。

但是两位先生应该明白,刘璋封了蜀王,加封大将军,还有皇太后摄政,如果父亲是一个公侯,如何与刘璋对抗?这级别就不是一个级别的,相信两位先生也知道,爵位,绝不只是一个虚名吧?

而且两位先生考虑了我军的状况吗?现在那么多新晋的家族子弟,如果父亲爵位不变,依然是公侯,官职都已经定型了,父亲拿什么去册封新进的官吏武将?难道把以前的官吏武将撤职吗?

别说父亲没篡位野心,退一万步讲,就算父亲野心很大,妄图封王称帝,可是以父亲的行事作风,也不会如此急功近利图虚名,这岂不与袁术之流一样吗?”

∷更新快∷∷纯文字∷

第834章等等,有一个漏洞

“自封魏王,可以说是万般无奈之举,不是这样,不足以与刘璋对抗,不是这样,不足以驾驭百官,两位先生还请体谅父亲良苦用心啊。”

曹冲站起来,向荀彧荀攸作揖,荀彧荀攸连忙站起还礼,他们的确对曹操异姓称王不满,现在听了曹冲的话,依然不满,但是已经好了许多。

如果曹操害怕什么祖宗之法,罔顾与刘璋对抗的筹码,不能笼络收拢世族力量,那才是昏主。

明主,必然如此为,而明主如此为又与自己理念相违,荀彧荀攸心里也复杂起来。

“第三点,曹冲对荀家沦落,向两位先生赔罪,两位先生早年跟随父亲,兵不过万,粮草军械匮乏,到后来一统中原河北,两位先生汗马功劳,荀家汗马功劳,是我们曹家对不起荀家。

但是父亲也有不得已之处,颍川之事相信两位先生都能理解,我们不能去占领颍川,保护着颍川,那纯粹是给川军骑兵送靶子,以至于经过颖水之战,后来的大迁移,荀家地位大大下降。

而这大半年来,各个世家都热火朝天的挤进朝堂,荀家因为被归入嫡系,被其他世族疏远,可是两位和父亲也有隔阂,以至于荀家里外不是人,这都是我曹家之罪。

可是两位先生想想,我们被川军打的只剩下二十万北方军队,川军七十多万,我们不得不依靠各大世族力量,如果在这大半年里,在世族捐钱捐粮,补充兵员的时候,还刻意偏袒曹家原来的嫡系,那其他世家会怎么想?

所以父亲只能暂时疏远了两位。奉孝先生称病在家,父亲也没去看望,为的就是先击败川军,待击败川军之后,还请两位先生鼎力相助。”

“相助什么?”荀彧问了出来,荀攸也看着曹冲,隐隐已经猜到什么,心中难掩惊骇。

“父亲有难,请两位先生相助。”曹冲对荀彧荀攸拜礼。重新道:“两位先生也知道,如今曹军近六十万人,其中三十几万是世族的,而钱粮几乎全部掌握在世族手上,那些世族捐赠的钱粮。全部交给了司马懿保管,我们的府库几乎什么也没有。

这样的局势,父亲担心恐怕沦为第二个天子,哦,曹冲年幼说错话了,恐沦为第二个孙权,我父亲什么性格的人。两位应该比曹冲清楚,那是生不如死。

这次战败川军以后,外部威胁就消除了,两位应该知道一个不团结的势力。最可怕的不是面对强敌的时候,而是在强敌消失以后。

父亲敢肯定只要击败川军,世族会开始他们的权力争夺战,首先要打击的就是父亲嫡系势力。后果不堪设想,还请两位先生鼎力相助。”

“主公和少公子要我们怎么做?”荀彧沉吟半响说道。一开始萌生了离去的志向,不管世家与曹操争的你死我活。

但毕竟跟随了曹操十几年,现在曹冲解释了所有误会,又诚心相求,荀彧还是无法做到置之不理。

“内外相击。”曹冲简单地说道:“击败川军以后,世族会开始他们的权利争夺,我们先下手为强。

一共分为三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