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 (第1/4页)

“使君客气了,力破沧口大营,焚烧荆州粮秣,这可是大胜”

孙策笑道:“黄盖已经跟我说了,若不是陈到、朱桓,他不可能胜得如此轻松”。

气氛渐渐友好起来,李典展示了善意,而孙策也收敛了怨气,双方彼此需要,因而,很快便摒弃前嫌,共商破敌之策。

“黄祖龟缩城内,闭‘门’不出,我该如何是好?”

问话的是孙策,有了李典的援军,他收拾黄祖有了底气。

黄盖浑身受创十余处,此时包扎的像个粽子,不过,他还是笑道:“围三阙一,黄祖胆小怕死,一定会出城逃命”。

孙策不解:“公覆为何如此肯定?”

“我已在沧口得知详情,枞阳城内粮秣不多,只够大军五日之用”

孙策大喜:“也即是说,五日过后,黄祖便会面临无粮可用的境地?”

“不错”

“哈,真是天助我也,诸位,公覆所言你们已经听到了,不知道你们又什么想法?”

董袭侥幸未死,环顾四周,嘴里道:“既然荆州粮秣无多,我们只要防其狗急跳墙即可”。

“不错,我方兵马伤损严重,必须加以休整”

江东军如果想要好生休整,必须得到徐州军的大力支持,否则的话,孙策拿什么来防范荆州军?

孙策看了李典一眼,嘴里道:“不知三位将军意下如何?”

于禁眼观鼻鼻观心,臧霸板着脸不发一言,唯有李典笑道:“歼灭黄祖,责无旁贷,愿为使君分忧”。

孙策大喜过望,他可是听说了,徐州兵马足有两万八千人。

“如此,那便多谢了”

“使君且莫大意,我听说,黄祖还有两万兵马尚在外头,我等务必小心谨慎,莫要‘阴’沟里翻船”

孙策笑道:“多谢提醒,我会小心的”。

李典又道:“我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孙策很是好奇:“快快道来!”

“黄祖待在枞阳,一定不会轻举妄动,如果我猜得没错,他会让麾下兵马来援,那时候,我们只要围住黄祖,击溃他的援军,便可以大获全胜”

孙策眼睛一亮,他笑道:“哈哈,真是妙计,就这么定了!”

帐内诸人商议妥当之后,各行其是,每个人都忙碌起来。

徐州军做出一副佯攻的样子,而江东军忙着休养生息。

枞阳城,黄祖气‘色’极差,他没想到徐州的援军竟然来了。

荆州军在庐江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可自始至终都不见徐州来援,原本黄祖还以为李贤打算袖手旁观,正打算窃喜的时候,没曾想,徐州还是来了援军。

悄悄出城打探的军卒已经回报,城外有两万多名徐州军,以城内荆州军的实力,突诬不乐观,除非黄祖狠下心来,抛弃所有的辎重、伤卒,轻装上阵,否则的话,绝难逃过徐州军的追杀。

三个时辰的时间过去了,水军依旧杳无音讯,不知为何,黄祖突然有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就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一样。

“水军还没有传来消息吗?”

“没有,倒是张将军他们来了回信”

黄祖心神不定:“他说了什么?”

“两地相距数百地,即便他星夜赶路,也得在三日之外才能赶到”

“三日”,黄祖喃喃自语,须臾,他痛下决心,道:“那我便守上三日”。

“将主,城内粮秣不多了”

“还够几日所用?”

“若是省吃俭用,尚够七日所用”

黄祖吸了口冷气,他没想到形势竟然如此严峻,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呀。

自从沧口粮秣被烧之后,大好棋局毁于一旦,到现在,荆州军竟然连足够的粮秣都没有。

现在,黄祖坚持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水军身上。

陆路南行,只有水军才可以带来充足的补给

倘若没有补给,荆州军只有退军这一条路了。

好不容易取得如此战果,黄祖很不甘心,他不想轻易放弃。

只是,形势如此,黄祖又能怎样?

“该死的李贤,若能逃过此劫,我一定不与你善罢甘休!”

除了谩骂诅咒,黄祖压根奈何不得李贤。

。。。

第四百三十三章枞阳事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乡民们辛苦了一整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