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部分 (第1/4页)

书生笑道:“将军可知道一件关乎新罗王传承的大事?”

甘宁只是笑道:“什么大事?”

“二十年前,现任新罗王并非王储之选”

“喔?”

“那时,先王属意新罗王之兄长,元皓文武双全,担任王储足有十年之久,谁曾想,就在先王驾崩之继,元皓离奇失踪了,而现任新罗王横空出世,一举夺得王位!”

甘宁颇为讶异:“你该不会告诉我,那元皓没有死吧?”

书生微微颌首,正‘色’道:“元皓确实没死,其实,元皓生死与否,与将军干系不大,只要将军听懂这个故事,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甘宁不是蠢人,他眸中‘精’光闪烁,道:“确实是一条妙计!”

书生并未‘露’出志得意满之‘色’,只是好整以暇地等待甘宁的问讯。

果不其然,只是片刻,甘宁便问道:“元皓现在何处?”

“将军宽心便是,不出五日,元皓必至!”

甘宁诡秘一笑,道:“其实你说的没错,元皓在与不在,干系并不大,如果五日之后他还不出现,那么,你且告诉他,从今以后他就不要出现了”。

书生脸‘色’大变,他没想到甘宁竟然狠辣如斯。

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书生虽然心中恼怒,却也不敢妄言。

甘宁很是满意。

自古以来,大军出击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

若是没有元皓的由头,青州军只能算是个恃强凌弱的强盗,可是,如果假借元皓之名,青州军摇身一变,就成了匡扶正义的护道者。

强盗来了,百姓自然会努力反抗,可是,如果来的只是打到强盗的朋友,那百姓还会反抗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其实,甘宁也好,书生也罢,他们都明白,元皓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元皓给了青州军大军出击的理由,这可比数千兵马来的抢夺了。

欣喜之下,甘宁当机立断:“来人呐,马上使人制作一面旗帜,上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咱们要告诉新罗人,我们千里迢迢而来,为的是什么!”

“喏!”

书生的计策妙不可言,步骛听罢之后连连称赞,便是丘飞这等粗人听了都觉得很是过瘾。

无中生有,影响一国之王位,这样的事情,只是想一想就让人觉得热血沸腾。

青州军动作很快,没过几日,一个消息便传扬开来:据说青州军之所以远道而来,为的却是一个人,一个本应该死去的人,新罗王之兄长元皓!

据说,新罗王之所以能够夺取王位,是因为他心狠手辣,杀兄弑父。

这样一个狼子野心之辈,如何配得上大王一职?

一时之间,新罗百姓人心惶惶。

倘若青州军未曾跨海而来,新罗王也未曾战败,那么,绝大多数的百姓并不会心生疑‘惑’,都是寻常百姓,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够吃饱喝足,谁做大王并没有太大区别,可是青州军攻陷釜山之后,一切都变了。

新罗百姓惊讶地发现,传言中懦弱无比的汉军远比想象中的强大,这时候,他们开始意识到,仅靠新罗大军,怕是难以护得他们周全。

一些胆小之辈已经开始琢磨,如何才能避免触怒汉军!

恰在这时,元皓的传言出现了。

没过几日,汉军有意立元皓为王的消息隐约传来。

新罗王勃然大怒:“该死,真是该死,汉人真是活够了,竟然把主意打到了我的头上,我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新罗相连连劝阻,“大王息怒,大王三思,元皓之言不足为信,只要置之不理,他们翻不起大‘浪’,大王,李贤兵强马壮,与其为敌,只怕会触怒汉军呀”。

“难道我俯首称臣,汉军就会放过我吗?”

新罗相哑口无言,他自然知道,自家大王无论如何也不会投降汉军的。

与其多生事端,倒不如静观其变,反正新罗军已经败过一次,再败一次又能如何?

许是为了宽慰新罗相,新罗王踌躇一番,最终缓缓颌首,“其实丞相大可放心,即便不动用边军,我新罗的兵马也可以剿杀这伙汉人!”

新罗相不置可否,另外一名宠臣谄媚地笑道:“大王英明,只是眼下汉人扶持的假王给国内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如果不能很好的应对,只怕真会中了汉人的‘奸’计呀”

提起假王元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